
“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食品安全的问题都非常重视,主要谈到农残超标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还有制假贩假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更多关注,”面对记者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原副局长刘佩智表示。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2016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刘佩智委员认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这些问题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一是保障供给压力大。为确保数量安全,在农业生产中不得不大量用药,这进一步提高了残留风险。二是食品产业基础弱。我国有1180多万家获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其中80%为10人以下的小企业,还有很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的“三小”业态,监管起来难度大。三是监管体制还未完全统一,亟待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性。
刘佩智指出,2017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应坚持稳中求进,严字当头,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安排部署,继续加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惩处力度,进一步把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