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1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就人大监督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他提到:2015年10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去年全国人大对这部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在修法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国人大就组织了执法检查,就是要认真贯彻‘坚持最严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精神,管好食品问题。”
这些说道了广大网民的心坎上!客观上说,虽然目前食品安全涉及国家20多个部门,现在共治的体系已经形成,使食品监督从食源生产、农业部门、水产部门、林业部门到加工运输过程,再到最后的食品供应包括互联网上食品快餐的配送以及小摊点、小餐桌、小饭馆等环节,都纳入了监管范围,但目前形势仍然不乐观。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力量不足、保障缺乏、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将长期存在。
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有专家、网民建议应从五个方面给予加强:
1、充实执法人员。要重点解决监管人员行政编制不足问题,招聘食品安全执法协管员。
2、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是否有问题,需要检测才知道。要逐步建成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研究制定区级食品抽检引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指导原则及管理规范。
3、“明厨亮灶”建设工程。推进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要推进餐饮业“明厨亮灶”建设工程,让餐饮服务单位后厨从幕后走到前台,将厨房环境和加工操作透明化。
4、建设电子溯源体系。电子追溯体系是食品安全管理有效手段之一,可实现食品药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追溯管理。重点做好乳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三类食品生产企业100%实现电子追溯,提高肉制品、食用植物油、蜂制品、分装食品电子追溯覆盖比例。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全面实现电子追溯。
5、重拳打击违法问题。对于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打击,重拳整治非法添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制假售假、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加强对严重失信者的联合惩戒,健全重大违法犯罪案件信息发布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