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粮食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7-03-13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四)提升区域粮食物流水平
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布局。统筹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实现
粮食仓储物流一体化融合发展。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功
能为重点,结合粮食生产、流通形势和城镇规划,以及现有收储
库点分布,合理改建、扩建和新建粮食仓储设施,将粮食收储能
力保持在合理水平,实施收储能力优化工程和产后服务中心建设
工程。产区重点完善收储网点、调整仓型结构、提高设施水平;
产销平衡区重点提升收储网点的收购、储备、保供综合能力;销
区重点加强储备库建设、提升应急保供能力。注重区域及单点仓
储的经济规模,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发展基于横向通风的平房
仓配套快速进出仓技术,提高现有仓储设施的物流对接效率,实
施平房仓物流功能提升工程和物流园区示范工程。加强粮食产后
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粮食企业等多元主体建设产后服务中心,为
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及农户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
代加工、代销售”等服务。
— 18 —
专栏 6 仓储设施分类
综合库:具备储备功能,并能进行上下游延伸,可拓展其他业务,包括产后服务、
加工、物流、贸易等,仓容应 5 万吨及以上,原则上每县至少一个,主要承担本县的
粮食储备和物流功能,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收储库:兼具收纳和储备功能,仓容应 2.5 万吨及以上。
收纳库:以收纳功能为主,销区仓容应 1.5 万吨及以上、产区仓容应 2.5 万吨及以
上。位置重要且条件受限的特殊区域,可适当降低仓容规模。 发展区域粮食快速物流。完善收储企业、加工企业、物流企
业的散粮接发设施,支持标准化散粮(面粉)运输工具示范,引导
和形成散粮运输的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区域内粮食散装化对接
水平,实施物流标准化和装备工程、应急保障工程;重点解决西
南、西北区域内的散粮汽车运输短板,全面推广散粮运输。突出
节点的物流集散优势,提供满足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的经济、高
效、便捷物流服务。以物流为纽带,促进仓储企业与应急加工、
配送、放心粮油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原粮储存、成品粮轮出”
的业务模式,逐步实现粮食“常储常新”,降低区域粮食物流成
本。
服务粮食市场供应体系。完善批发市场的物流功能,推广应
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提升粮食市场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
粮食电子商务,推动粮食流通方式创新发展。健全成品粮油配送
中心,构建城乡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形成覆盖城乡的物流配送体
系。
提升粮食加工物流水平。支持大型加工企业完善散粮接收系
统和面粉散运发放系统,提升散粮设施对接能力;应用现代化物
流模式,发展多元化运输,完善产品配送系统;鼓励加工企业积
— 19 —
极参与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培育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支持大型粮食企业加大资源整合
和兼并重组力度,联合铁路、航运等企业优化粮食物流链。鼓励
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物流业务重组,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第
三方物流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建立物流战
略联盟。鼓励和支持粮食物流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多渠
道融资,壮大企业实力。
(五)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
实现粮食物流装备新突破。充分重视信息化与粮食物流装备
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品
牌装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开发节能高效粮食物流装备,促
进装备大型化、标准化、系列化、精细化发展;严把行业准入条
件,鼓励跨行业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进入粮食行业,带动粮食物流
装备水平提升。鼓励企业加大粮食物流装备技术创新投入,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推进以企
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大力实施“降本提效行动”
,支持
和鼓励企业在粮食物流节点选用占地少、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
的快速中转新仓型,采用标准化、高效低耗新装备,提高粮食中
转效率,减少粮食中转和运输损失。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推广采
用绿色、先进适用的储粮技术。加强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衔
接技术及标准化内河散粮运输船只的研发与应用。推广集装单
— 20 —
元化技术。
(六)完善粮食物流标准体系
推进“标准化建设行动”,完善粮食物流标准体系,加强粮
食物流标准基础研究,优先制修订粮食行业急需物流标准。引导
企业提高粮食物流标准化意识,逐步把支持和参与标准化工作作
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大粮食物流标准宣贯力
度,全面开展解读、培训、试点示范和标准验证工作;鼓励物流
企业实现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标准化运作;加强对粮食物流
标准强制性条款的落实和监督。
(七)大力促进物流与信息化融合
发挥信息化对物流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粮食物流与信息化
深度融合。推动粮食物流活动电子化、信息化,实现粮食物流活
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信息采集全覆盖。推动不同企业间以及
企业与政府间公共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信息化手
段,提高粮食物流资源配置效率及组织化程度。利用物联网、大
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物流企业,重塑业务和
管理流程,实现粮食物流各环节的无缝化衔接。
实施物流信息平台工程,建立全国和区域性粮食物流公共信
息平台,形成物流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粮食物流信息监管和共
享水平。支持大型粮食企业建设粮食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与国
家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有
效衔接;采集粮食物流相关信息,建立粮食物流数据库,实现与
— 21 —
上下游企业共享;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传感技术,实时监控物流
全过程,保证粮食数量真实和质量安全。
专栏 7 八大重点工程和物流园区示范工程(8+1 工程)
工程 主要任务
收 储 能 力 优 化
工程
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功能为重点,重建、扩建和新
建粮食仓储设施,应用先进适用的储粮设备和技术,大幅提
升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
产 后 服 务 中 心
建设工程
强化产后服务,建设以烘干整理功能为基础的粮食产后服务
中心,南方以新建为主,北方以改造为主,重点向核心产区
及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倾斜。
火 车 散 粮 运 输
系统工程
重点在沿京哈线路、京沪线路、京广线路上,以大型粮食企
业为主体,在发运点和接卸点改造或新建散粮火车发运和接
卸设施,形成相对固定的散粮火车运输班列线路。
重点在沿陇海线路、京昆线路上,选择主要功能为集中省外
来粮并向省内各地区中转的节点,改造或新建散粮集装单元
化接卸设施,实现公铁无缝联运,形成散粮集装单元化火车
运输线路。
港 口 散 粮 运 输
提升工程
在沿长江沿线、沿运河沿线、“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珠江
水系沿线等码头,改造或新建一批内河码头散粮接发点,提
升内河码头高效接发能力和公水或铁水无缝衔接的能力。
在重点沿海港口完善提升集疏运设施,北方港口着力提升公
铁集港效率,南方港口着力提升公水分拨能力。
平 房 仓 物 流 功
能提升工程
对具备条件的平房仓进行横向通风技术改造,配备快速进出
仓设备,提升现有设施的物流水平,提高物流效率。
物 流 标 准 化 和
装备工程
推进粮食物流标准基础研究,编制急需标准。支持粮食物流
标准化产品和节能环保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物 流 信 息 平 台
工程
整合现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建立全国粮食物流公共信
息平台,促进各类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鼓励大
型粮食企业建设粮食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消费者
与政府部门提供第三方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粮食企业整合配
送资源,构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和配送网络。
应急保障工程
改造建设一批区域性骨干粮食应急配送中心,提高突发事件
发生时粮食的应急供给、调运、配送能力。依托骨干企业形
成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在大城市群、边疆及偏远地区建设一
批成品粮应急储备设施。
物 流 园 区 示 范
工程
建设一批仓储物流、加工、贸易、质检、信息服务一体化发
展的粮食物流园区,发挥集聚产业、稳定物流、带动示范的
作用。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