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国家公园体制

2017-03-06 来源:121健康网整理
       国家公园体制是什么?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所以国家公园体制究竟是什么呢?让121健康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2017年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就在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强化对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第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核心突破点在于建立补偿机制。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公园一般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园林景观为主要内容,而且这些园林景观资源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因此,国家公园的空间区位较为偏僻,面积范围较大。如由国家环保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汤旺河国家公园就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境内,总面积2154 平方公里。在这么大的空间尺度范围内,如何对这些当代社会较为稀缺的湿地、景区、林区等资源形态进行保护?笔者认为,必须建立以国家公园功能为核心职能的主体功能区,并建立系统匹配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完善对这些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园内各利益主体以及公园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社会的利益合理分配,最终实现国家公园的建立和顺畅运行。

       第二,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资源合理利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式较为粗放,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经济增长的单位能耗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一系列不协调、不平等、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开发强度过大、旅游资源缺少集约化利用等问题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对生态环境脆弱区游客流量缺少有效控制、温泉旅游资源利用浪费严重、各种名目的旅游度假区建设对原生态的海岸滩涂破坏等。
       第三,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最终落脚点在于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各种资源,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因此,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不能脱离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
       第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关键攻坚点在于破解部门利益。从国际经验上看,即使在法制建设较为成熟和完备的欧美国家,国家公园也经常被作为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设立国家公园机制对于协调各方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旅游资源在隶属关系和管理方式上存在多头管理、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潜力的发挥。打破部门利益局限,构建有效率的资源管理与运行
       体系成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最大难点,也是改革得以进一步深化的攻坚点。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一系列表述,这充分体现了国家试图彻底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
因此,只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并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才能够找到自己的落脚点。

国家公园体制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发改委同中央编办、财政部、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旅游局、文物局、海洋局、法制办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主要内容 《方案》提出了试点的五项内容,主要包括突出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明晰资源归属、创新经营管理和促进社区发展。
对于统一规范管理,国家要求试点省份要结合实际,对现有各类保护地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整合,明确管理机构,整合管理资源,实行统一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探索跨行政区管理的有效途径。按照设立层级、保护目标等,对试点区内各类保护地的交叉重叠和碎片化区域进行清理规范和归并整合。
       《方案》同时要求,改革要使每个保护地范围适宜、边界四至清晰,实现一个保护地一个牌子、一个管理机构,由省级政府垂直管理。归并整合后的保护地可暂命名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试点区)。试点期间,各有关部门继续依法行使自然资源监管权。 对于明晰资源归属,《方案》提出结合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试点区内的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探索将试点区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委托给已经明确的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和运营管理。 《方案》要求,对试点区内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附属资源,可通过征收、流转、出租、协议等方式,调整土地权属,明确土地用途。科学确定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各自的产权结构,合理分割并保护所有权、管理权、特许经营权等。
       针对创新经营管理,发改委要求试点区管理机构要积极探索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立,经营项目要实施特许经营,进行公开招标竞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门票收入、特许经营收入等要上缴省级财政、各项支出由省级财政统筹安排。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民间团体、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支持试点。
       此外,《方案》提出,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试点情况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的具体要求,研究提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的具体方案,按程序报批。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观察与思考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联合通过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3月,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5年工作要点》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大纲》。《方案》对于试点有着怎样的要求?试点又该如何选择、建立?? 中国园林网6月24日消息: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明确将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列入2014年必须完成的生态文明体制12项改革任务之一。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联合通过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方案》确定了北京、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湖北、湖南、云南、青海共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市),要求每个试点省(市)选取1个区域开展试点。3月,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5年工作要点》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大纲》。
       《方案》对于试点有着怎样的要求?试点又该如何选择、建立?为让受众进一步了解《方案》的具体内容,今日刊发这篇文章,以供研讨。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联合通过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国家公园制度
方案》确定了北京、吉林等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市),要求每个试点省(市)选取1个区域开展试点。3月,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5年工作要点》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大纲》。
       《方案》首次明确提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该如何选择、如何建立,这预示着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开始启动。《方案》关于试点内容强调5点:突出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明晰资源权属、创新经营管理和促进社区发展。
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
       《方案》强调,“试点省份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原则,将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放在首位,试点工作要最大限度服务和服务于保护”。
国家公园是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资源的管理模式,其首要任务是保护国家核心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实施应做到一切建设及经营活动都必须最大限度地服从于保护国家公园资源的原始性、自然性、完整性、丰富性及特异性的首要目标。
分析《方案》此处的内容,笔者以为,对于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可以从4个方面具体实施:首先,在划定范围时,应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全国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核心保护面积不能减少;其次,功能区划应严格控制利用面积,不得在原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经营活动;第三,试点范围内的旅游及经营项目需按程序报批;第四,现有不符合保护目标的各类设施需撤离,新增项目需设置在保护地范围外。
三条路径加速统一管理
       《方案》提出,“试点省份要结合实际,对现有各类保护地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整合,明确管理机构”。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际上提出了“国家公园治理”的命题。由于我国各类保护地存在空间交叠、规章制度及管理条约等各不相同、管理责权不明晰等问题,故常产生因交叉管理而出现的各类矛盾。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时,需改进以往实行的综合管理或分部门管理的办法,探索公共资源统一高效管理模式的新途径,消除由于分块管理造成的政策法规之间的矛盾或利益冲突。
       《方案》同时明确,“实现一个保护地一块牌子、一个管理机构,由省级政府垂直管理”。
要想真正实行统一高效的管理模式,不妨通过3条路径加以实施:应对试点范围内各类保护地的交叉和碎片部分进行整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管理机构,整合归并现有其他资源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的权责利,构建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
资源权属明晰保运营顺畅
       《方案》提出,“探索将试点区内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委托由已经明确的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和运营管理”。 国家的公共资产是指价值化的资源,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公共资产需要有高度的、科学且合理的管理,以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国家公园体制将是对我国公共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
       《方案》同时提出“合理分割并保护所有权、管理权、特许经营权等”。试点可通过建立公共资源的所有权归全民所有、管理权委托相关部门统一规范管理、经营权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进行公开招标三大基本路径,规范所有者、管理者及经营者职责,以此形成资源监管体制。
对于《方案》涉及的关于土地权属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提出3个解决办法:一是对试点区内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确权登记;二是确定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各自的产权结构,集体所有资源可通过征收、流转、出租、协议等方式进行调整;三是建立土地流转的经济补偿方案。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