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文)

2017-03-02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4.壮大科普人才队伍

  目标:

  完善多渠道培育、专兼职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科普人才培训体系和培养模式,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

  任务:

  (1)大力培育科普人才。鼓励高校开设科普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科技新闻工作者、科普作家等高层次科普人才;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开展科普讲解员等专业人员的培训;支持和鼓励科普人员开展国际、馆际、馆校、校际交流,提高科普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2)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发挥科普志愿者总队作用,建立完善科普志愿服务网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人员积极参加科普志愿者队伍,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

  五、保障措施

  进一步发挥政府管理引导、资源保障和政策推动效应,在规划协调、政策引导、监测评估和奖励激励等工作推进的各个环节,建立完整的科普工作链条,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普事业发展的合力。

  (一)保障科普投入

  保障财政科普投入,积极引导社会科普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普投入体系,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多元化科普投入格局。

  (二)优化工作机制

  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对科普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优化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建立部门、市区专题会商机制,以大型活动、科普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各区、街道(镇、乡)、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科普主体的作用,提升区域科普能力,打造区域科普特色,协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科普品牌。

  (三)强化政策支持

  落实科普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境内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投资科普事业。优化科普项目及经费资助办法,吸引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开展科普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措施的研究。

  (四)加大奖励激励

  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普奖项,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上海市大众科学奖等科普类奖项的品牌影响力。对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市评比达标表彰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五)深化监测评估

  依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做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将科普工作纳入文明创建工作内容,在文明城区、文明社区等创建项目评选中,进一步增加科普工作相关测评指标权重。优化区级科普工作综合测评、科普示范区、科普示范街道(镇、乡)、科普示范社区、科普教育基地、社区创新屋综合评价等重点工作(项目)的评估机制。

  (六)拓展国际合作

  充分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引进境外先进的科普展教用品、图书、音像制品等优质科普资源,吸引外资机构参与本市科普事业和科普设施建设;推动本市科普机构加入国际科普组织,鼓励本市科普组织赴境外开展科普活动、展览、展示,引导科普工作者赴境外进修、讲学或开展科普学术交流活动;深化国际科普文化交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普合作,共同开展各种主题的国际科普交流活动,提升科普工作的国际影响力。

  (七)加强科普研究

  加强科普统计分析、科普理论和实证研究。加强科普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开展对重大科普活动和科普项目实施效果的研究,提高科普工作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国内外科普发展动态跟踪调查研究。探索依托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建设科普政策决策咨询研究机构,集聚科普理论和政策研究人才,培育和发展科普智库。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