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新疆十三五规划(全文)

2017-02-27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三节 全面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外贸易水平

坚持“贸易先行、产业联动”,构建对外贸易发展新格局。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市场,加快推进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巩固边境贸易份额,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扩大地方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大力培育和发展通信、金融、信息服务、传媒、咨询等现代服务贸易,促进对外贸易方式换挡升级。建设集大宗商品交易、保税交割、供应链金融等于一体的国际大宗商品采购交割服务体系,加快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在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阿勒泰等地建设一批国际商贸集散地、大型边境贸易市场和储运中心、专业交易市场。在霍尔果斯、巴克图、吉木乃等口岸规范发展一批边民互市贸易示范点,促进边境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加强与境外企业合作,建立“海外仓”、体验店和配送网点等运营模式,加快农副产品、机电、轻工、纺织、建材、化工等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着力建设一批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强的进出口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外向型产业,提高我区对外贸易整体水平。

第四节 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开拓区域经济合作新的增长点。在落实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的经贸合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建立的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国家的政府间经贸合作关系,重点推进建立与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哈萨克斯坦东哈州等地方政府间经贸合作项目,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推动沿边地州与相邻国家州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次区域经济合作,重点支持中俄哈蒙阿尔泰“四国六方”区域合作,加强与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经贸关系。积极参与我国与周边国家间经贸合作委员会工作机制,用好新疆与相关国家建立的经贸工作机制、上合组织和中巴经济走廊机制以及我国驻相关国家经济商务参赞处联系机制。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推进建设中亚地区铁路快捷运输系统,创新海关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建设新疆中欧班列国际物流平台,实行多点多线、常态化、市场化运行,扩大乌鲁木齐至中亚和欧洲国家主要城市的直达货运班列,将新疆打造成中欧国际货运班列集结中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走出去方式,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鼓励新疆企业在能源、纺织、先进制造、高新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境外投资,参与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工程承包等项目,深化与周边国家在钢铁、水泥、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产能合作,建设好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带动商品、劳务、技术和装备出口。加大农业走出去力度,建设外向型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农业装备制造基地;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在中亚地区开展农业生产示范、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综合开发项目,与周边国家开通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选择有条件的伊犁、塔城、博州、阿克苏、喀什、哈密等地州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

用足用好国外优惠贷款,加强贷款资金监督和管理。积极合理利用外资,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提高外资企业在二、三产业中的比重。

第三章 建设文化科教中心,促进人文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新疆多元文化优势,以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为重点,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方面:继续扩大新疆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体育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国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共建合作计划,建设中亚文化交流合作中心,深入推进与沿线国家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拓展民间文化交流途径,举办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新疆文化展示周、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亚欧出版博览会、亚欧电影展,办好中国新疆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体育赛事活动。加大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推广力度,定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论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妇女发展论坛等,积极开发具有新疆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国影视文化作品在周边国家的本土化传播。

专栏17                    文化建设项目

1、丝绸之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新疆中亚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丝绸之路沿线县级文化中心、新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坎儿井和吐峪沟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龟兹石窟陈列展示项目、新疆中亚考古研究中心、霍尔果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阿拉山口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塔城地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喀什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阿勒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新疆艺术中心(美术馆)、新疆国际传播中心和新疆文化译制中心。

2、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工程。建设新疆文化创意设计平台、新疆维吾尔医药传承中心、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博览园、乌鲁木齐市文化产业园、吐鲁番现代文化产业园等项目。

科技方面:推动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创新合作,启动实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加快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建设,推进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的科技交流合作,推进昌吉、克拉玛依、伊犁等城市跨国科技交流合作,依托新疆特色产业,建设一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着力打造新疆与中亚各国开展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把新疆建设成为中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教育方面:扩大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特别是同周边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教育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的智库,周边国家来华留学、研修、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目的地。依托中国亚欧博览会和上海合作组织平台,建立由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联合成立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机制,定期举办丝路国际教育展和各种教育论坛等活动。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和孔子学院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积极开展新疆与周边及沿线国家留学互访和合作办学,加大自治区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资助力度,鼓励外向型企业在新疆高校设立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项目,扩大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规模。实施“留学中国新疆计划”,建设一批高校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学院和交流中心。在疆建设留学生预科基地、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援外培训基地,提高新疆教育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能力。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提升等务实合作。在我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研究机构,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专栏18                    教育建设项目

在新疆大学等4所高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智库,建设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建设新疆大学丝绸之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新疆基地、喀什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学院、伊犁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学院、西域农业博物馆、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新疆艺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交流中心、新疆财经大学亚欧经济合作交流中心、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吾尔医药产学研基地、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亚国际农业交流中心、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亚欧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亚欧商贸物流职业培训中心、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通物流人才培训基地、中亚中国大学、中国新疆国际青年交流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与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共建国际教育中心、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中亚国际学校、丝绸之路新疆语言学院、乌鲁木齐国际丝路学校、喀什丝路国际学校、伊犁丝路国际学校、新疆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新疆警察学院警务人才培养基地、新疆职业大学国际技能实训基地等项目。

旅游方面: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边境跨国旅游,重点打造丝绸之路中道国际旅游、环阿尔泰山国际生态旅游、南疆丝绸之路文化及民族风情旅游、乌鲁木齐-中亚五国旅游、环西天山世界遗产生态旅游、阿尔泰山千里画廊生态旅游、塔城边境区旅游、东天山生态旅游、巴州大漠生态与特种旅游、敦煌-罗布泊-哈密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提升完善旅游产业带,大力推出新线路,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国际化旅游经济发展格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乌鲁木齐、喀什、伊宁、阿勒泰、吐鲁番、塔城(含沙湾)、博州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旅游区域和重点旅游城市建设。加快传统旅游产品升级和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推动旅游产品结构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复合型方向发展,拓展旅游发展的新空间。依托口岸优势,简化人员往来手续,积极推进利用边境通行证等方式开展边境旅游。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建立与内地省区和周边国家旅游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把南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国家5A级景区达到15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达到6个;旅游总消费达到2000亿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其中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

第四章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提高资金融通能力

加快金融对外开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国内国际资本要素有序流动、金融市场深度融合、金融资源高效配置。构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伊犁、喀什为次中心的金融格局,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服务网,加快将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喀什市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贸易中心,伊犁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成为离岸人民币试点金融港。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积极打造新疆金融聚集区,增强新疆金融业在中亚地区的聚集效应,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努力建设面向中西南亚的中国—中亚国际区域金融中心。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融资、清算、区域金融市场、外汇交易等金融平台建设,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加强双边和多边货币金融合作,在新疆发起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扩大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的挂牌交易。与国内发达省份以及中亚各国建立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和金融合作。探索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投资基金,实现政府资源、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逐步建成面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多重资本要素相结合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支持新疆银行、新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和发展。丰富完善新疆股权交易中心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服务西部、面向中亚的资本服务平台。围绕要素流动和转换,突出资源优势,逐步设立铝及铝产品、能源、棉花及红枣等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建立完善价格机制。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先行先导作用,重点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加快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金融创新,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金融服务,为贸易投资便利化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第五章 建设医疗服务中心,提升国际医疗合作水平

充分利用新疆地缘优势和优势医疗卫生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医学领域的广泛交流,建立合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努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

整合现有医疗机构资源,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医疗机构,优化提升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等首府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沿边城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着力搭建面向国外患者的专业服务通道和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服务水平的重点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国际医疗服务、中医民族医特色诊疗、远程医疗、医疗旅游等服务,建立起以乌鲁木齐市为主,地州市级重点医疗机构为辅的对外医疗服务和合作交流中心。依托新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特色优势,完善中医民族医药研发平台,创建新疆中药民族药品牌,扩大传统医药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鼓励有条件的医院成立国际医疗部,为境外消费者提供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服务。扶持优秀的医疗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民族医医院、连锁诊所等中医民族医药服务机构。

在国家的指导下,强化与周边国家在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协调机制,构建区域防控工作网络。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及沿线国家在医药卫生科研高级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在新疆建立高层次医疗人才培养基地,搭建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议和研究论坛,不断提升新疆医药卫生服务能力和对外影响力。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面向丝绸之路周边地区及沿线国家发展健康服务业,推动旅游医疗服务业加快发展。

专栏19                   医疗中心重点建设工程

1、自治区级国际医疗中心。依托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自治区肿瘤医院、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初步在乌鲁木齐形成对外医疗服务与合作交流的中心。

2、地州市级国际医疗中心。依托各地(州、市)人民医院、中医民族医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配套基础设施,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对外医疗服务与合作交流中心。

3、中药民族药材繁殖种植中心。在乌鲁木齐、南疆、北疆建设新疆药用植物园、中药民族药繁育中心、中药民族药药材监测站。

4、丝绸之路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依托自治区药物研究所、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和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加强地产中药民族药研发能力建设。

第八篇 坚持共享发展,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大力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重点抓好就业、教育、医疗、安居、扶贫等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各族群众,实现全区各族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