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海洋气象发展规划( 2016-2025 年)

2017-02-22 来源:海洋局

三、海洋气象综合保障三期工程
2021-2025 年,围绕进一步提高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气象服务能力和
海洋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气
象服务能力,在各海域完善海基气象观测站网,完成岸基气象观测系统
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海基、空基和岸基一体化的海洋气象观测网建设;
加强沿海各省保障基地建设;完成海洋气象卫星通信应急备份和实时业
务监控系统建设,提升通信网络可靠性,完善海洋气象信息处理业务系
统,提高海洋气象资料业务应用能力;建设海洋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发
展海洋气候模式,完善海洋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业务系统,进一步
提升资料同化和数值模式发展水平;建设面向海洋工程、海洋旅游、资
源开发等的气象服务系统,完善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海洋气
象信息发布和海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本期项目建设,最终形
成结构完善、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现代化海洋气象综合保障能力。
第三节 前期工作安排
规划印发后,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分别按照规划确定的建设
内容、规模,组织开展相关项目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分为可行性研究报
告和初步设计报告两个阶段, 其中,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由中国气象局、
国家海洋局审查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初步设计报告经国家发展改
革委核定概算后按程序审批。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在前期工作编制
和审批过程中要加强衔接、沟通。
在编制项目前期工作技术文件的同时,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
项目建设性质和内容,落实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城乡规划选址和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前置条件。项目前期工作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要由42
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海洋气象基
础设施建设项目特点和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加强现场勘察、建设方案
论证和仪器设备选型等工作,确保设计深度和质量。
考虑到《规划》的实施周期较长,难以准确预估规划后期经济社会
发展对海洋气象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同时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将对
海洋气象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服务手段等产生重大影响。为提高规
划的科学性和实施成效,规划实施期间,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
和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等情况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适时开展修编
工作。
第四节 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沿海省份是海洋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省份,台风、暴雨、干旱、
高温、雷电、龙卷风、海上大风等气象灾害每年都交替发生。海洋气象
灾害的破坏力强,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我国沿海 11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拥有 5.8 亿人口,加上受台风影响的内陆省份,潜在的受灾群
体十分巨大,“十二五”以来,年均就有超过 3.5 亿人次受台风灾害影响。
同时由气象灾害引发或衍生的其它灾害,如山洪地质灾害、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都对沿海省份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
成极大威胁,海上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对海上生产和资源开发的影响
也非常大。气象灾害的预报准确率越高,预报越早,预警越及时,其防
灾减灾作用就越明显。规划建设任务的落实,有助于提升我国对海洋灾
害的综合监测能力,提高各种海洋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和准确率,尤其
是提高短期、突发海洋天气的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预警的及时发布,有43
助于政府、社会和公众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而减轻人们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创伤,有利
于沿海地区社会稳定,保证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从而促进当地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气象条件极大影响了海上活动的开展,海洋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气象
保障。规划建设任务的落实,将海洋气象观测站网直接扩展覆盖到我国
管辖主要海域,提升我国全球海洋气象模式水平,从而扩展对东海、南
海岛屿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服务覆盖范围,极大增强远洋气象服务能
力,在保障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利比亚撤侨、
马航失联客机搜救活动、 “雪龙”号成功破冰脱困、 日本福岛核泄漏应急、
溢油应急处置等方面,气象保障服务都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建设任
务的落实将提高我国处置海洋相关突发事件气象保障能力,有助于提高
党和政府的威信,带来国际影响力、国际声誉的显著提升。
二、经济效益
近 10 年,随着各级政府对气象部门的持续投入,气象灾害经济损
失绝对值虽不断增大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呈总体下降趋势,以广东
省为例,2001~2011 年期间,通过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平均每年减
少损失可达到 205.8 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中国气象局对全国气象
服务效益的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气象投入产出效益比可达 1:69,即国家每
投入气象 1 元,将产生最高达 69 元的经济效益,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
海省份这一比例将更高。2014 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近 6 万亿元,港航
物流、海上航运、海洋渔业、近海养殖、海上油气开采等主要涉海经济
活动均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规划建设任务的落实,将有效提升我国海
洋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水平、增强海洋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减少海洋气象44
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海洋经济进
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预期带来的长期潜在防灾减灾经济效益
将更为显著。
我国海上气候资源丰富, 近海风能、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巨大,
到 2015 年我国规划海上风力发电装机 500 万千瓦。海上气候资源区划、
评估和预报服务是海上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条件,根
据 2011 年全国风电气象服务效益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在风电行业气象
服务效益总体贡献率达到 1.85%。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气象对我
国海上气候资源开发等领域的服务效益必将不断增长。同时,规划建设
任务的落实将使我国海洋气象业务实现向远海、远洋的扩展,能够有效
保障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 提高远洋
航线经济效益、保障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的经济合作项目实施,
为我国经济迈向全球化保驾护航。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