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湖南省十三五规划(全文)

2017-02-16 来源:湖南日报

  200.健全权益保障和矛盾化解机制健全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完善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诉求表达机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诉求表达功能推行阳光信访,落实及时就地化解责任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多元化解机制健全利益保护机制,保障群众权利得到公平对待、有效维护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导和矫治。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201.健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制定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标准依法推进信用信息在采集、共享、使用、公开等环节的分类管理,加强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信用信息保护。

  202.强化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建立信息披露和诚信档案制度,制定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信用记录加强部门、行业和市州信用信息整合,完善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203.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守信奖励激励机制,对诚实守信者提供便利化服务健全多部门、跨市州、跨行业联动响应和联合惩戒机制,强化企业信用依法公示和监管建立各行业失信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204.培育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公共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互为补充、信用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相辅相成的多层次信用服务组织体系。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创新和广泛应用培育规范征信市场,支持征信、信用评级机构规范发展健全信用服务市场监管体系。

  第三节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205.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推进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动态监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救援指挥等系统建立安全生产警示和预警制度。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设安全生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支撑体系,发展安全装备制造业和应急产业实施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安全环保搬迁工程。加强交通安全防控网络等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电信、电网、路桥、供水、供气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监控保卫。实施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

  206.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提高抵御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政策性农房保险工作完善省、市、县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立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自然增长机制和救灾预备金制度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健全救灾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建立城市避难场所。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制定应急救援社会化有偿服务、物质装备征用补偿、救援人员安全保险和伤亡抚恤等政策。加快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开放共享平台和气象预测预报现代技术体系,建设一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

  207.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平安湖南建设,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治安防控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和信息网络防控网,建立健全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实战指挥、部门联动和区域协作等机制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国家安全政策,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防止网络渗透破坏,全力维护网络安全。

  208.强化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建成与公共安全风险相匹配、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完善重大危险源、重要基础设施的风险管控体系,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提高核心应急能力,加强应急资源协同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应急征收征用补偿制度,完善应急志愿者管理实施公共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境外涉我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健全人民防空组织指挥、防护工程、通信警报、人口疏散、专业队伍、教育训练体系,增强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战时综合防护能力。

  209.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密切军政军民团结。做好征兵工作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构建平战一体的力量体系支持驻湘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信息化建设。

  第二十一章 着力健全民主法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省方略提高各领域法治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10.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积极开展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协商反馈机制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各级民主党派委员会直接向同级中共委员会提出建议制度完善民族宗教工作机制和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鼓励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探索建立网络协商民主方式。

  211.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完善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的自治机制,提高自治能力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212.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规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职责权限。推进政务公开实行决策公开、执行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强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推进民主监督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

  213.加强地方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党委领导地方立法、人大主导地方立法的体制机制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文化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地方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建立健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

  214.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制度、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制化。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严格执行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管理,推进综合执法理顺城管执法和行政强制执行体制,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落实罚缴分离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和操作流程,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和执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完善政府内部权力制约机制、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公布制度,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215.严格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制定完善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健全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违规过问案件的预防和惩处制度,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和裁判执行制度落实维护司法权威、保证裁判执行的法律规定。落实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改革措施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完善严格司法制度机制,健全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规范司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

  216.建设法治社会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氛围和法治习惯。把法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律师等法律人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第六篇 发展保障 强化组织实施

  保障规划有效实施要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发展合力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项目带动强化评估考核。

  第二十二章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推动规划有效实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217.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把握方向、谋划全局、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委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举措、破解发展难题的工作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提升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能力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有力、有效。

  218.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19.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和改进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健全法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二十三章 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形成发展合力。

  220.强化政府履责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战略、重大行动、重大工程,要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进度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要研究制定财税、土地、产业、环境等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财政预算要结合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财力可能,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优先考虑规划实施需要。对纳入本规划的重大项目要简化审批核准程序,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

  221.动员社会参与广泛宣传“十三五”规划,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规划实施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团结协作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深入实施“同心工程”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学联、侨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大限度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222.发挥市场作用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引导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各种要素资源向重大规划项目配置,形成百川归海、异曲同工的良好局面。

  第二十四章 健全规划推进机制

  强化规划纲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引领强化项目支撑和评估考核,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223.建立完备规划体系健全以省规划纲要为统领,专项规划、地方规划、区域规划等为支撑的规划体系加强各级各类规划与省规划纲要的衔接协调。专项规划、地方规划、区域规划要与本规划相衔接切实贯彻本规划的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年度计划要与本规划相衔接并予滚动落实。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