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试点工作。加强示范社区建设,搭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平台。推动示范试点城市制定有利于流动人口家庭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流动人口家庭社会融入能力。利用公益慈善力量,加大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流动人口家庭救助帮扶力度。支持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完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建立社会融合状况评估机制。深化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国际合作,拓展合作项目。
专栏三 流动人口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流动人口基层工作人员培训项目。开展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流动人口集聚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干部业务培训。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能力提升项目。在流动人口集聚地区普遍建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依托“会员之家”、“青春健康俱乐部”等活动场所,按照统一标准加强阵地建设。加强基层计生协干部队伍培训,提高组织动员群众能力。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县(市、区)以及产业园区、大型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计生协组织及活动覆盖率达到85%。 |
(五)健全流动人口全员统计和动态监测体系,为卫生计生服务提供决策支撑。
完善流动人口全员统计和动态监测制度。调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项目,增加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统计内容。建立与居住证制度相适应的流动人口卫生计生统计制度。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固定监测点,推进人口流动、分布监测技术和手段创新。加强统计监测数据质量督导,强化数据核查比对,提高数据质量。健全适时采集、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科学决策的统计监测体系。
强化数据开发应用。加强人口流动迁移趋势、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健康影响因素、卫生计生服务利用状况的分析研究,为相关政策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构建多层级数据开发应用和成果发布机制,形成以《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为核心的系列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统计监测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分析应用。
专栏四 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与决策支持工程
以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项目为支撑,完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和决策分析系统,开展流动人口流向、分布、结构变动趋势及服务管理状况分析,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支持。 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动态监测项目。每年开展一次覆盖全国的抽样调查,组织若干次专题调查。重点监测分析流动人口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就业、居住、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情况以及社会融合状况。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决策支持体系项目。依托流动人口统计监测数据和相关研究,完善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数据库和人口分布可视化平台,加快推进流动人口数据共享系统和网站建设,推动流动人口数据开发和应用。 |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以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保障和绩效考核机制,提升卫生计生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效率。加强流动人口聚集地区的人员配置,通过建立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设置计划生育公益岗位、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组织等充实基层服务管理力量。
(二)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流动人口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亮点和特色,加大先进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流动人口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督导落实。建立规划评估指标体系,完善规划实施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重点任务开展专项督查,开展规划中期、末期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