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二十国集团能效引领计划

2017-02-15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4.2 重点领域 2:联网设备
联网设备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最终甚至可能绝大部分家电都
将是联网设备。预计 2030 年联网设备的用电量将占全球终端用电
量的 6%17。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能耗较小的家电产品保持互联状
态将对未来能源消费带来巨大影响18。但加强能源管理可以减少其
中大部分能源消耗,同时高效的互联网络和联网设备可以促进持续
提高整个经济体能源生产率。为了抓住机遇并识别联网设备能效政
策选项,2015 年英国和国际能源署倡导成立了联网设备工作组
(NDTG)19,共有 9 个 G20 成员国参与。
4.2.1 长期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NDTG 已建立了联网设备联盟(CDA),一个拥有 350 个政府
和企业代表的国际合作平台,其长期奋斗目标是:
(1)打造一个通过用能设备与网络实现能源管理的优化配置,
在全部领域提高能源效率和能源生产率;
(2)将网络和联网设备能耗降至最低,确保网络节能效果最大
化。
4.2.2 已开展行动
自 2015 年以来,联网设备工作组召开了 4 次研讨会,提出了
一系列提高联网设备能效的倡议,开展了以下工作:
(1)制定并开始执行联网设备设计准则,为设计师、制造商和
使用者提供指导;
(2)确立联网设备推广的政策框架,推动参与国政府制定并实
施相关政策;

17. 注:估计到 2020 年将有 500 亿台联网设备(More Data Less Energy, OECD/IEA, 2014)。
18. 注:目前联网设备每年的待机能耗估计超过了 600TWh,比加拿大 2011 年全年的电力消费量还多。
19. 联网设备工作组
13
(3)对联网设备的定义达成一致,制定完成了第一批定义,以
便对联网设备的关键要素和各参与国在该领域的政策制定有一致
理解;
(4)建立联网设备最佳产品中心20,提供最佳实践和节能潜力
等信息;
(5)研究“能源智能设备”和“智能能效”议题;
(6)探索设立政府和企业“成就奖”,探讨在参与国开展政策
执行情况评估、节能潜力分析等市场监测活动21。
4.2.3 工作计划
CDA 将继续在政府和行业之间提供一个国际合作平台以便取
得上述目标。2016 年,通过继续上述提到的倡议及主办研讨会,
工作组已经并将继续关注推动联网设备节能的政策和设计准则获
得 G20 成员参与国政府、企业、产品制造商、设计及标准编制机构
适当的支持和宣传。
2016 年以后,联网设备联盟将重点关注各倡议的落实进展,
尤其关注:扩展会员;调查新的自愿能效提高目标产品范围;推进
企业和参与国政府对设计准则的采用;提出测量能效提升效果的方
法学。初步设想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研讨会来监管新的进展。








20. http://cda.iea-4e.org
21. http://cda.iea-4e.org
14
4.3 重点领域 3:能效融资
能效提升离不开 G20 国家或地方层面充足的资金支持。能效融
资工作组(EEFTG)的由法国和墨西哥政府联合主导,共有 14 个
G20 成员国参与。长期目标是通过消除障碍,提供政策支持,促进
公共机构和私营部门采取行动让更多的资本流向 G20 的能效提升
领域。
4.3.1 长期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EEFTG 的长期奋斗目标是在中长期显著增加能效领域的投
资,因为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方面目标,必须大幅增加能
效投资规模。这就需要参与国共同来开展以下工作:
(1)建立强有力的投资评级22国家政策和投资框架;
(2)在 G20 参与国中识别和复制推广最佳节能投融资实践;
(3)在参与国中优化利用公共资源以便撬动和增加私营部门的
投资规模;
(4)加强 G20 参与国政策制定者和私营部门、公共财政机构、
行业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对话。
4.3.2 已开展行动
自 2015 年以来,EEFTG 增加了能效投资议题的透明度,并鼓
励公私部门采取更积极的投资行动,包括:
(1)制定《G20 参与国自愿的能效投资原则》来处理 G20 国家
中面临的障碍,并强化资本流向能效投资领域;
(2)推动《G20 能效投资者声明》的发布,得到超过 4 万亿美
元规模的私营部门机构投资者的支持,完全同意将能效投资纳入其
投资范围;
(3)制定并发起《金融机构能效声明》,已得到 40 多个国家和
106 家银行的支持;

22. “投资评级”是指能够显示相对低违约风险的评级。相应的,投资评级政策框架是指一个能够显示低管理
风险的政策框架,以确保能效投资的有效性。
15
(4)在 G20 参与国、金融机构、私营部门专家中发起一系列咨
询活动23来识别实施《G20 参与国自愿的能效投资原则》所需要的
政策框架;
(5)出版研究成果24,包括识别的政策选项和分享的 G20 成员
经验及最佳实践。
4.3.3 工作计划
EEFTG 计划通过下列活动来深化合作以加强能效投资:
(1)与 G20 参与国共同努力,根据《G20 参与国自愿的能效投
资原则》来改善国内投资的政策环境25;
(2)通过收集新增的数据、执行经验和承诺,包括通过来自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UNEP FI)及其合作伙伴的支持,
来强化这些原则;
(3)拓宽和深化与私营部门的接触,建立私营行业能效投资平
台,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加强与长期投资者、银行、保险公司的
合作;
(4)动员国际金融机构为最需要的领域提供融资支持,加强能
效投资的能力建设;
(5)G20 参与国在原则框架下开展 EELP 中有关投融资问题的
合作交流;
(6)加强与其他能效投资相关国际倡议者的联系和沟通,避免
重复建设,扩大共识,深化承诺;

23. 咨询活动包括举办 5 场咨询研讨会,邀请纽约、华盛顿、梅里达、巴黎和北京的 180 余名专家,搜集和评
估来自融资机构、投资方和政策制定方代表们的专业观点;召集不同国际组织召开会议,找到方式进一步
支撑上述观点。
24. 包括实施建筑节能标准、财政激励、质量评估、评审员培训、宣传等。
25. 报告提出了一些国家可以考虑采取的措施,如扩展能效评级、标识、信息公开所覆盖建筑类型的范围,所
有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执行成本合理的建筑节能标准。
16
(7)鼓励 G20 参与国对拓展能效项目开发渠道进行激励,并与
合作伙伴一起来支持这些活动;
(8)通过技术合作研讨会等方式在 EEFTG 参与国中推广政策
框架和最佳实践;
(9)在权衡 G20 国家能源系统投资时,统筹考虑能效投资和能
源供应投资,重视能效投资的积极影响;
(10)在可持续发展三个领域平衡推进的背景下,为在 G20 国
家中显著增加和加强能效领域投资,应充分认识到能效因素在所有
相关决策中的重要性;
(11)强化每个 G20 国家驱动其各部门能效投资的政策框架;
(12)提高公私金融机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能效投资效果,并
强化其在各经济领域的能效投资。















17
4.4 重点领域 4:建筑
建筑能源消费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 30%以上。G20 成员国的
建筑节能潜力占全球的 3/4 左右,同此,在 G20 国家间加强建筑节
能至关重要。
建筑节能工作组(BEET)由美国和澳大利亚政府联合主导,
绝大多数 G20 成员参与,致力于研究、告知、支持建筑能效政策选
项的制定和实施。
4.4.1 长期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国际合作可以帮助挖掘建筑部门巨大的节能潜力,需要研究制
定、比较、完善国家层面建筑能源政策选项和工具,并形成合力。
这包括开展建筑能效评级体系、建筑节能标准、分享最佳实践和经
验、数据分析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合作。
4.4.2 已开展行动
2008 年 BEET 成立后,一直致力于建筑能效的提升,开展了
一系列活动:
(1)发布建筑节能工作组第1份研究报告《建筑能源评级机制》,
报告认为建筑能源评级项目与其他政策工具 26 结合可以发挥很大
作用,同时也强调了提高数据质量的需求;
(2)发布建筑节能工作组第 2 份研究报告《建筑能效:国际合
作的机遇》,报告提供了评价建筑能源性能的度量选项 27,有助于
评价建筑能源表现的进展和识别需要改进的环节;
(3)发布建筑节能工作组第 3 份研究报告《实现建筑节能》,
报告提供了提高建筑标准执行率的政策建议28,并建立一个网站29
分享建筑标准实施方面的方法;

26 . 包括实施建筑节能标准、财政激励、质量评估、评审员培训、宣传等。
27 . 报告提出了一些国家可以考虑采取的措施,如扩展能效评级、标识、信息公开所覆盖建筑类型的范围,所
有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执行成本合理的建筑节能标准。
28. 包括标准执行监督体系、对照标准设计要求测量建筑用能性能、标准执行的激励机制、鼓励执行更高要求
的标准等。
29. http://www.gbpn.org/laboratory/building-energy-codes-portal
18
(4)通过建筑节能工作组第4份研究报告《建筑能源性能度量》,
发布 G20 成员国建筑能效量化数据,这也是目前为止数据范围最
宽、质量最好的一套数据,报告还提出了优化建筑用能所需要的能
效政策选项。
4.4.3 工作计划
2016 年拟开展的工作:参与国共同分析建筑能效评级体系中
的成功因素,拟对民用建筑的能效评级进行国际评估,评估行政管
理体系、成本经济性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等因素。通过本次评估还
要出版建筑节能工作组第 5 份报告,这样一方面可帮助各国建立国
家能源评价机制和信息披露体系,另一方面帮助公众获得建筑能源
评级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过程中最佳实践的
信息传播工作,使得参与国能互相借鉴学习,具体工作包括:更好
维护建筑节能标准网站、发布最佳实践报告、通过网络研讨会和政
策对话会分享标准执行方面经验。
2016 年以后拟开展的工作:参与国继续关注促进各国提高建
筑能效的资源和合作模式开发,并尽可能关注建筑节能标准、建筑
能源评价体系和度量。
建筑部门是能效提升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上述倡议将有助于
更好地促进建筑能效的提升。








19
4.5 重点领域 5:能源管理
工业企业和商业建筑的能源消费占全球能源消费 50%以上。改
善企业能源管理,可以提高高能耗企业生产和销售过程能源效率,
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管理工作组(EMWG)由美国主导,能源管理行动网络
(EMAK)由日本和中国主导,各有 11 个 G20 成员参与。
4.5.1 长期目标及其实现途径(EMWG)
能源管理工作组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中长期,在 50000 家机
构中普及能源管理体系,如 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目标:
(1)鼓励工业企业和商业建筑应用 ISO50001 标准持续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2)推动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推广高耗能领域的特定技术;
(3)搭建最佳实践的讨论平台。
4.5.2 已开展行动
自 2010 年以来,能源管理工作组主要聚焦在参与国之间技术
交流,以促进能源管理体系更好发挥作用,具体活动包括:
(1)针对现有能源管理国际体系 ISO50001 国际标准,建立审
计员认证机制,该机制将有助于 ISO50001 能源管理标准在各参与
国实施中保持一致;
(2)培训认证 40 多位专业人员,推动 ISO50001 标准实施;
(3)发布能源管理体系实施企业真实数据和经验的实践案例
(2016 年 7 月前,至少完成 40 个案例);
(4)推行试点项目,统一各成员国的技术方法,侧重在美国、
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
(5)加强技术交流,包括测量和核查、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认证、
开发技术工具等。
(6)通过召开网络研讨会和双边会议来分享最佳政策实践、最
新进展、技术工具和方法,以及需要联合采取措施的新领域。
20
4.5.3 工作计划
EMWG 与 EMAK 已识别出了未来进一步深化能源管理实践以
便获得更好效果的工作要求。2016 年及以后几年,EMWG 拟开展
以下工作:
(1)在推广 ISO50001 的拉美、中国和东南亚等重点地区召开
区域研讨会,以推动 1SO50001 在世界范围内得以高质量实施;
(2)评估和提升实施 ISO50001 标准的价值,包括:建立
ISO50001 影响研究网络,开展对 ISO50001 影响的分析;研究开发
一种方法学以便预测、定量分析和展示 ISO50001 的价值;
(3)启动能源管理宣传行动,鼓励参与国的政府、私人部门等
利益相关方承诺支持 ISO50001 的实施,促进其在全球范围得到广
泛、一致的落实;
(4)设立能源管理领袖奖,表彰参与国中成功组织实施
ISO50001 标准的企业和机构,以及探索其他形式的奖项以提供更
多奖励的机会。
4.5.4 长期目标及其实现途径(EMAK)
EMAK 的长期目标是通过建立和强化能源管理体系及相关法
规政策体系大幅降低工业部门的能源强度。
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目标:(1)通过分享关于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的最佳实践和工具来开展能力建设;(2)在政策制定者和负责能源
管理的操作人员之间创造联络机会。
4.5.5 已开展行动
自 2009 年以来,EMAK 组织召开了 7 次研讨会、2 次网络研
讨会,在众多政策制定者和能源管理者中分享能效政策和项目的设
计、执行经验。2015 年,EMAK 分别在印度和俄罗斯主办了 2 次
研讨会。
21
(1)第 1 次研讨会在印度举行,重点关注中小企业能效提升,
以及余热利用措施。目的是识别中小企业开展能效行动面临的障
碍、分享能效政策和项目执行的经验,并帮助行业组织更好地认识
到余热利用的技术机会。
(2)第 2 次研讨会在俄罗斯举行,重点关注能源管理体系30和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目的在于分享俄罗斯、日本、中国、澳大利亚、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31在能源管理体系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方面的
经验和教训。
4.5.6 工作计划
在 2016 年及以后,能源管理行动网络计划开展的工作包括:
(1)主办研讨会,为政策制定者和能源管理人员提供能源管理
的最佳实践;
(2)识别用于克服能效障碍的工具和最佳实践的选项。

30. IEA,《世界能源展望 2014》。
31. IEA,《世界能源展望 2014》。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