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五”时期海南发展面临的形势。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区域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将激发持续发展动力,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省内看,海南区位、气候、资源独特,后发优势明显,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加快三沙建设等是我省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重点领域改革将释放出更多红利,“互联网+”、海洋经济、新型城镇化等新的增长动力将拓展更大发展新空间。同时,海南仍属欠发达省份,经济基础薄弱,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市场发育不充分,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对外开放力度、社会文明程度与国际旅游岛要求不相适应;社会治理能力和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专业型、领军型高端人才不足;保持和提升综合环境质量难度加大。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全省上下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精准发力,攻坚克难,补长短板,全面完成“十三五”确定的宏伟目标。
(三)“十三五”时期海南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总抓手,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机遇,加快形成引领经济特区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做优做强特色实体经济,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