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升三沼产品利用水平
推进沼气高值化利用。大力发展生物天然气并入天然气管网、
罐装和作为车用燃料,沼气发电并网或企业自用,稳步发展农村
集中供气或分布式撬装供气工程,促进沼气和生物天然气更多用
于农村清洁取暖,提高沼气利用效率。
推动沼肥高效利用。将沼渣沼液加工作为规模化生物天然气
工程和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项目不可缺少的建设内容,同步实施,
16
同时投产。大力开展沼渣沼液生产加工有机肥、基质、生物农药
等多功能利用,试点推广植物营养液、生物活性制剂等高端产品,
推广以农村有机生活垃圾作为沼气原料生产沼肥,提高沼气项目
综合效益。
推广“‘三园’+沼气工程+畜禽养殖”循环模式。在果(菜、
茶)园优势区,开展沼气工程配备沼肥生产设备,配套沼肥暂存
调配设施以及园区储肥施肥设施设备、沼肥运输和施用机具、沼
液田间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建设,使沼气工程有效联接畜禽养殖
和高效种植,实现沼肥充分高效利用,保障优质农产品生产。
(三)提高科技创新支撑水平
以促进沼气技术成果转化为主攻方向,依托优势科研团队建
设沼气科研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购置
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建设中试基地。深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
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农村沼气产、学、研技术体系建设,
建设一批沼气科研创新团队,集中优势科研资源研发沼气新工艺、
新材料、新设备,开展秸秆预处理、稳产高产发酵工艺、多能互
补增温保温、沼气提纯罐装、沼肥高效施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
关。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
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模式,建设覆盖全国的信息化沼气科技服务平
台,促进沼气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沼气行业科技水
平。
17
(四)加强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在户用沼气和沼气工程集中的地区,稳步开展农村沼气服务
体系提档升级,优化整合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形成功能齐全、设
施完备、技术先进的新型服务网络。创新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
市场主体提供经营性服务的运营机制,培育壮大社会化服务队伍,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沼气沼肥的销售、流通、售后服务等环节。
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大力开展从业人员技
能培训,重点推动沼气工程设计、施工标准化,提高沼气人才队
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大力培育农村沼气事业新型社会化服
务主体和沼气中介服务组织,培育一批沼气行业的骨干企业。
着力提高行业监管能力。加快农村沼气监管由建设项目管理
向行业监督管理转变,建立农村沼气产业发展和市场监管系统;
建立农村沼气工程、产品检测和评估体系,建设可测量、可识别、
可核查、可追溯的信息化监控平台,建设全国沼气远程在线监测
系统,对沼气工程实行全周期动态监管。加强沼气生产过程安全
管理,加大对沼气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认真
辨识生产过程的安全风险并落实管控措施,严格动火、进入受限
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提高沼气工程生产安全水平。
五、重大工程
(一)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
功能定位。在天然气市场需求量大和农业废弃物资源量集中
的地区,发展以畜禽粪便、秸秆和农产品加工有机废弃物等为原
18
料的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生产的沼气进行提纯净化,生产的
生物天然气通过车用燃气、压缩天然气及并入天然气管网等方式
利用,沼渣沼液加工生产高效有机肥及其他高值化产品。
建设规模与内容。单项工程建设规模日产生物天然气 1 万立
方米以上。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原料仓储和预处理系统。建
设秸秆原料的仓储和预处理设施,建立畜禽粪污输送管道等设施
设备或配备运输车。(2)厌氧消化系统。包括进出料、厌氧发酵、
增温保温和搅拌等设施设备。(3)沼气利用系统。包括脱硫脱水
等净化设备、燃气提纯装备、气柜和管网等储存输配系统以及防
雷、防爆、防火等安全防护设施。(4)沼肥利用系统。包括沼渣、
沼液存贮设施,沼肥有机肥生产加工设施设备。(5)智能监控系
统。包括在线计量和远程监控智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