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源潜力
目前,全国可用于沼气的农业废弃物资源潜力巨大。农村沼
气原料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剩余物、蔬
菜剩余物、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等。据测算,可用于沼气生产的废
弃物资源总量约 14.04 亿吨,其中,秸秆可利用资源量超过 1 亿
吨、畜禽粪便可利用资源量超过 10 亿吨、其他有机废弃物可利
用量超过 1 亿吨,沼气生产潜力约为 1227 亿立方米。随着经济
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沼气生产潜力还将
进一步增大。其中:
农作物秸秆。主要包括玉米、水稻、小麦、豆类、薯类等作
物秸秆,2015 年作物秸秆的理论资源量为 10.4 亿吨,可收集资
源量约 9 亿吨,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
原等 13 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作为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
以及造纸等用途共计约 7.2 亿吨,可供沼气生产利用的秸秆资源
量约 1.8 亿吨,沼气生产潜力约为 500 亿立方米。
畜禽粪便。主要包括奶牛、肉牛、生猪、肉鸡、蛋鸡等畜禽
的粪便。2015 年,全国现有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资源量
为 19 亿吨。目前,粪便堆肥化处理量约为 8.4 亿吨,可供沼气
生产利用的畜禽粪便资源量约 10.6 亿吨,沼气生产潜力约为 640
亿立方米。
其他有机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蔬菜尾菜、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等。2015 年,全国粮食加工副产物(米糠、
稻壳、玉米芯、糟类)总量约 2.1 亿吨,可供沼气生产利用的资
源量约 0.2 亿吨;全国果蔬加工废弃物总量约 2.6 亿吨,可供沼
气生产利用的资源量约 1.14 亿吨;全国农村有机生活垃圾总量
11
约 0.8 亿吨,可供沼气生产利用的资源量为 0.3 亿吨。其他有机
废弃物可利用量共 1.64 亿吨,沼气生产潜力约为 87 亿立方米。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适
应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方式和农民用能方式的新变化,坚持
清洁能源供给、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农业发展的三重复合定位,
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要求,强化政策创新、科
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和规模化大型沼气工
程建设,大力推动果(菜、茶)沼畜种养循环发展,巩固户用沼
气和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成果,促进沼气沼肥的高值高效综合利
用,实现规模效益兼顾、沼气沼肥并重、建设监管结合,开创农
村沼气事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农业
发展方式、优化国家能源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更大的贡
献。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谋划,多元发展
针对各地资源状况和环境承载力情况,统筹谋划,优化农村
沼气发展结构和建设布局。鼓励各地建设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沼气
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以生物天然气为主、以沼肥利用为主、以农
业农村废弃物处理为主、以用气为主和果(菜、茶)沼畜循环等
多种形式和特点的沼气模式,鼓励各地发展沼气沼肥产品多元化
利用模式,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
2、气肥并重,综合利用
统筹考虑农村沼气的能源、生态效益,兼顾沼气沼肥的经济
社会价值。适应市场需求及建设农村清洁能源生产供应体系的需
要,积极开拓沼气在城乡居民集中供气、并网发电、车用燃气、
工业原料等领域的应用。突出农村沼气供肥功能,以沼气工程为
纽带,以沼肥高效利用为抓手,将农作物种植与畜牧养殖有机联
结起来,推进种养循环发展。
3、政府支持,市场运作
政府通过健全法规、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投资补助和终端
补贴等方式引领农村沼气发展方向,为农村沼气发展创造良好的
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沼气
建设和运营,大力推进沼气工程的企业化主体、专业化管理、产
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形成政府、企业、种养大户、终端用户等市场主体共建多赢新格
局。
4、科技支撑,机制创新
加强农村沼气科研平台建设,强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龙
头企业密切合作,建设产学研推用一体化沼气技术创新与推广体
系。中央与地方联动,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建立种植、养殖业主
与农村沼气经营主体等各方利益共享、成本分担的联接机制。统
筹推进融资方式、运营模式、监管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