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福建省十三五规划(全文)

2017-02-10 来源: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第二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以县为基本单位,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大对基层和贫困地区文化帮扶力度,健全文化低保、文化扶贫机制。完善面向青少年、农民工和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和反馈评价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二、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落实文化共享文明共建机制,开展优秀文化下基层活动。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加快建设数字文化体系,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加强对实体书店的支持,倡导全民阅读。发挥档案、方志等存史咨政作用。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加强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监管。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

第三节  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优化升级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内容产业创作生产水平,推动电影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文化服务业,推动文化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产业园区集约发展,重点打造新闻出版、创意设计、广播影视、工艺美术、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若干产业集群。推进文化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拓展“互联网+文创产业”。鼓励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发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作用,创新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二、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全面完成省属文化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开展传媒企业特殊管理股制度改革试点,推动主要省属文化企业建立有文化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文化产业龙头促进计划,鼓励文化企业加快并购重组,培育2家以上总资产超过100亿、5家以上超过50亿的文化企业。加大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领军人才引进力度,支持国内外优秀文化企业来闽设立区域性或功能性总部及其研发基地、销售中心。引导小微文化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
三、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法制建设。发展多层次文化产品市场,加快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发展文化市场中介,建立文化产品拍卖、经纪、评估、鉴定、交易市场。拓展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探索建立文化无形资产评估、托管和质押机制。加快国家海峡版权交易中心建设,搭建网上产权交易平台。支持文化行业组织建设,推动行业自律。

第四节  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

一、打响福建文化品牌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保护发展闽南文化、闽都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畲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进一步弘扬朱子文化。深入挖掘福建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多元文化内涵,大力弘扬各门类“闽派文化”,推动复兴广义“闽学”,繁荣发展地方戏曲。深入实施文学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工程,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闽军”。挖掘、保护、发展民间传统工艺技艺,发挥名师名家作用,着力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
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濒危剧(曲)种的抢救,发现和培养一批基层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积极推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扶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示范点和保护基地规划建设。实施“‘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计划”,保护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城乡建筑。保护和弘扬方言、手工技艺、节庆等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促进福建非遗文化品牌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文化典籍的保护整理出版工作,实施《八闽文库》出版工程,建设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三、推进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组织实施福建文化进海外场馆计划,继续办好“闽侨书屋”“闽侨文化中心”,开展福建文化周、福建地域文化进华人社区(社团)等海外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与海外华文媒体的交流合作,提升福建文化海外传播力和影响力。办好“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等大型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国际性文化贸易活动、影视节展、综合性服务贸易展览会等。建立健全文化对外出口服务机制和鼓励政策,培育打造一批省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

专栏23:文化建设重大工程

核心价值观弘扬:重点推进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制播、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乡镇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升工程、家风家训馆建设、书院建设等。
文化保护传承:重点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鼓浪屿、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史迹等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和传统村落保护。推进“福州漆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南戏”“木偶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建设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福建海洋文化、福建船政文化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万寿岩遗址、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等保护点,福建印刷文化保护基地。编辑出版《八闽文库》《闽台历代方志集成》等地方文献。
文化精品创作:重点推进福建文脉延续工程、“广义闽学”复兴工程、海上丝绸之路文艺创作工程、福建戏曲(剧)繁荣工程和福建青年文艺人才培养工程,推动闽派文论、诗歌、小说、戏曲(剧)、翻译、美术振兴,提升福建文化社会科学优势学科。
公共文化服务提升:重点推进福建省媒体融合智能传播平台、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福建广播影视全媒体平台建设、福建日报全媒体大楼、省美术馆扩建、省图书馆改扩建、海峡演艺中心建设、福建大剧院改建、省方志馆改建、海峡文化广场建设等。
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推进闽台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海峡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培育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等省属文化集团、福建全国三十强文化企业、省十强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制造业、信息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文化产业”项目。

第十四章  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推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