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粮食行业信息化 “十三五”发展规划 国粮财〔2016〕281号

2017-02-10 来源:粮食局网站

专栏 6 粮食交易市场信息化建设工程
粮食交易中心和现货批发市场电子商务信息一体化平台:提升平台软硬件设施
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扩大交易系统的业务范围和交易对象的覆盖面,积极推进储
备粮及其他政策性粮油进入平台交易,引导区域性、专业性粮食批发市场开展跨区
域的大宗粮食品种交易,充分发挥其在粮食产销衔接中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全国粮
食统一竞价交易体系,搭建直接面向社会粮食经营者的粮食网上购销平台,开展产
销衔接社会化服务,在做好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结算的同时,为粮食经营者提供粮
食供求信息、市场价格、交易、资金结算、物流等服务,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建
成现货批发市场综合服务系统,通过虚拟平台服务,为场内客户提供进销存登记、
物流服务、客户评价、产品追溯等功能,提升商户管理水平,拓展销售空间。实现
与省级粮食管理平台、粮库、加工企业的数据交换与互联。
粮食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动成品粮批发市场、应急供应网点、放心粮店等开
展电子商务,推动建设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在线交易、电子支付、在线物流、
信用认证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发展模式,有效
拓宽粮食营销渠道,提高供给效率,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适应粮食电子商
务发展的结算、配送及安全防范体系。推动粮食电子商务相关数据信息共享开放,
加强信息监测统计、发布服务工作。 第六节 提升行政监管信息化能力
推动行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依托省级粮食管理平台,重
点采集企业经营管理基础信息、政府部门监管信息及社会舆情信息
— 21 —
等,形成粮食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并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
现互联共享。推动建立与发展改革、工商等部门信用信息交换机制,
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探索开展独立核算经营主体履约履责能力、诚
信经营情况评价、建立不良信用清单记录企业违规违约失信等不良
信息,建立健全激励守信和惩戒失信的机制。
提升监督检查信息化水平。加快监督检查工作与互联网的深度
融合,积极推动监督检查方式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式转变。
加强粮食流通市场化条件下的市场收购主体监管。建设粮食行业“双
随机”抽查名录库,落实“双随机”工作机制。加强粮食数量、储
存状况等信息在线监测。建立中央储备粮库存动态监管系统,通过
对各业务环节信息的采集、上传、汇总和关联分析,实现对中央储
备粮库存的全天候全流程动态监管。
提升质量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粮食流通各环节中粮食质量
信息的数据标准,加快推进粮油质量检测设备的信息化改造,统一
数据接口,建立收获、储存环节粮食综合质量、储存品质及食品安
全指标监测数据库,利用二维码、身份识别等信息技术,确保质量
监测信息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可溯源性。推进全国粮食质量安全监
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质量分析模型,实现粮食综合质量评价,运
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加强粮食质量
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实验室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由有资质的粮食质
量检验机构实施的粮食质量第三方检验信息平台。鼓励生产经营企
业和社会主体建设粮食产品质量追溯信息门户,面向社会公众提供
— 22 —
粮食全程质量追溯信息跨区域一站式查询服务。推动粮食流通质量
追溯体系建设。
专栏 7 粮食行政监管信息化建设工程
粮食行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国家粮食管理平台和各省级粮食管理平台,
以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储粮系统为信息管理节点,统一信息采集标准,规范
信息采集来源及采集周期,针对企业经营管理基础信息、政府部门监管信息及社会
舆情信息等,按权限规定和粮食统计报送渠道收集和审核信用信息,形成粮食行业
信用信息数据库,拓展信用信息服务,推动实现信用信息互通共享。以企业履约履
责能力、诚信经营情况为重点评价目标,对法人企业进行信用评价。
粮食行业“双随机”抽查名录库系统:依托国家粮食管理平台和各省级粮食管
理平台,按照全面覆盖、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全面采集粮食经营者和粮食
执法检查人员相关信息。通过摇号、机选等方式,从名录库中随机选取被检查对象、
随机选派检查人员,并做到检查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究。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
门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设定不同粮食性质、品种等特定条件,采取定向抽查等方
式,随机确定检查对象。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取样地点实时定位、
实时记录、实时报送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全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采样信息管理系
统,实现粮食质量样品采集动态监测、信息可溯。加强粮食品质测报、收获质量监
测、库存质量监测等质量数据的采集、融合和分析,建立粮食质量安全风险预报模
型,实现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粮食风险地图,实
现污染粮食区域管控。
中央储备粮库存动态监管系统:通过国家粮食管理平台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
— 23 —
司管控一体化信息平台实时数据交换,实现对中央储备粮库存的全天候、全流程动
态监管,对实际库存信息进行查询、分析,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
部、农发行等部门管理决策和有效监管提供依据。
粮食安全决策支持系统:建立集粮食供给、需求、仓储、物流、加工、配送和
应急调度为一体的粮食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与辅助决策系统。建立以小麦、稻谷、玉
米为主的粮食市场决策模型,准确研判未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贸易和价格变化
趋势,有效捕捉粮食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国家和区域粮食调控及市场决策提供
科技支撑。 第七节 实施粮食行业大数据战略
建立粮食行业大数据采集体系。制定统一、规范的粮食行业信
息系统数据接口和协议,拓展物联网数据采集渠道,加强研发和利
用传感器、智能终端等技术装备,实现收储、物流、加工、消费、
贸易、政策、价格、质量、信用等信息的全面采集。开辟互联网数
据采集渠道,开展互联网数据挖掘。制定粮食行业信息资源标准,
着重建设一批信息资源数据库,逐步形成涵盖粮食行业的大数据资
源体系。
加强粮食大数据管理。整合已有的信息化资源,加强国家、省
级数据中心基础建设和大数据管控体系建设,建成国家粮食大数据
中心和国家粮食管理平台,形成全行业信息化的数据中枢和计算中
心,实现对粮食行业大数据信息的集中管理,为国家、各省(区、
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支持,实现对
行业监管、社会公众服务和宏观调控决策的支撑。加强与国家政务
信息资源目录的衔接,建立粮食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加强数据
资源目录管理、整合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提高数据准确性、
可用性、可靠性。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