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运行管理
第十七条 微电网项目运营主体要建立健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保障项目安全可靠运行。并网型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应满足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要求;独立型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可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及项目技术经济条件适当调整,并接受能源管理部门(监管机构)监督。
第十八条 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和电力交换应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向电力调度机构上报必要的运行信息。
第十九条 微电网运营主体应建立运行管理机构,负责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储能与负荷的平衡,以及与大电网的电力交换,促进微电网内多种能源的协同供应和综合梯级利用。
第二十条 并网型微电网可为电网提供调峰、负荷侧响应等辅助服务,在紧急情况下可作为地区应急电源,根据电力调度机构指令,为地区电网提供必要支持。
第五章 试点示范
第二十一条 依据《国家电力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国能电力〔2016〕304号),积极推动典型示范,从微电网存在形式与功能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各类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应用,构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装备制造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第二十二条 在城市、商业、工业、新型城镇等地区鼓励建设以风、光发电、燃气三联供系统为基础的微电网,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在海岛、绿洲等偏远地区鼓励因地制宜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微电网,促进独立供电技术与经营模式创新。
第二十三条 对示范项目实行优先并网,优先纳入政策性资金支持。对于效果突出、技术创新的项目,择优纳入国际交流合作和评奖推荐,在示范基础上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