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着力提升行业精准管理水平
19.加强产业监测预警。适应规模养殖加快发展趋势,调整优化畜禽和饲料生产监测方案。继续推进“畜禽规模养殖信息服务云平台”和“数字奶业服务云平台”等建设,探索建立面向养殖场户、饲料企业的点对点数据交流方式。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备案管理和污染监管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做好省市县信息员培训工作,加大数据核查和通报力度,保障数据质量。定期跟踪分析形势,组织联合形势会商。加强信息上报,关键时点及时报送形势研判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撑。强化信息公开和发布,适时发布预警信息,推进监测数据发布常态化、动态化,提高服务生产和引导生产的能力。
20.建立健全草原管理数据体系。修改完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标中草地的定义和分类。组织制定草原资源清查实施方案,协调启动实施清查专项。开展草业产值测算试点工作,明确草业产值测算指标和数据采集方式方法。
21.加强行业数据管理和共享。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摸底调查,实行全国联网统一编码管理,为精准监管监测奠定基础。着力推进种畜禽生产许可等地方行政审批事项全国联网办公、在线发证。加大信息整合共享力度,加快建设畜牧业中心数据库,实现饲料行业管理数据库互联互通,推进“中央—地方”政务信息和“政府—企业”数据交换共享。改进行业数据统计工作,切实提高数据质量。
22.加强产业发展跟踪研究。紧跟产业发展需要,剖析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题研究,重点开展畜牧业区域养殖环境承载力、农牧循环模式、现代草牧业发展、金融服务畜牧业、“互联网+”畜牧业、草原保护突出问题等专题研究,提出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六、着力推进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23.进一步研究落实草原改革任务。全面推进草原保护制度建设,落实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研究成果。开展草原“三权分置”研究,建立全民所有草原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稳定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规范草原经营权流转。分解落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指标。继续组织开展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草原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改革试点任务。
24.健全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全面落实《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精神,深入开展新时期畜牧业宏观政策框架体系研究,着眼新时期畜牧业供给安全保障,坚持绿色生态导向,研究制定适应畜牧业发展新形势的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建立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支持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逐步调整优化部分政策实施方向和内容,强化政策协调配套,促进畜牧业产业政策绿色化,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5.加强畜牧业法制建设。推进《草原法》修订和《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立法进程。启动《草原生物灾害防控管理办法》制定工作。组织开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草种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修订。加强草原执法监督,开展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专项监督检查,查处通报一批重点案件。强化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杜绝“先上车、再补票”现象,严格控制草原用途改变。指导各地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和村级草原管护员队伍建设,加大草原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26.加强政风行风和思想能力建设。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政治任务,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奶业振兴、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大力提倡求真务实之风,勇于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协会学会、龙头企业的作用和优势,凝聚发展合力。加强行业正面宣传,强化舆论引导,营造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良好氛围。
农业部办公厅
2017年2月6日印发
2017年2月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