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大项目布局
(一)水热型地热供暖
根据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 选择京津冀、 山西 (太原市)、
陕西(咸阳市)、山东(东营市)、山东(菏泽市)、黑龙江
(大庆市)、河南(濮阳市)建设水热型地热供暖重大项目。
采用“采灌均衡、间接换热”或“井下换热”的工艺技术,
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专栏 2 水热型地热供暖重大项目布局 | |
河北省 | 重点推进保定、石家庄、廊坊、衡水、沧州、张家口 地区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十三五”期间新增水热 型地热供暖面积 1.1 亿平方米 |
陕西省 | 重点开发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市(区) 水热型地热资源,“十三五”期间新增供暖面积 4500 万平方米。 |
山西省 | 重点开发太原市高新区、太原经济开发区、太原科技 创新城等地区的水热型地热资源供暖,“十三五”期间 太原新增供暖面积 4000 万平方米。 |
山东省 | 重点开发东营市、菏泽市地热资源,东营市利用水热 |
9
型地热资源和胜利油田污水余热,“十三五”期间新增 集中供暖面积 1200 万平方米;菏泽市近期以市区为重 点,同时积极开拓定陶、鄄城等地市场,新增地热供 暖面积 1200 万平方米。 |
|
黑龙江省 | 重点开发大庆市林甸、泰康、东风新村、让西等地区 地热能供暖、洗浴疗养、矿泉水生产和种植养殖等, “十三五”期间新增供暖面积 1000 万平方米。 |
河南省 | 重点在濮阳市清丰县地热资源,“十三五”期间新增集 中供暖面积 400 万平方米。 |
(二)浅层地热能利用
沿长江经济带地区,针对城镇居民对供暖的迫切需求,
加快推广以热泵技术应用为主的地热能利用,减少大规模燃
煤集中供暖,减轻天然气供暖造成的保供和价格的双重压
力。以重庆、上海、苏南地区城市群、武汉及周边城市群、
贵阳市、银川市、梧州市、佛山市三水区为重点,整体推进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建设。
专栏 3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重大项目布局 | |
重庆市 | 以重庆两江新区等为建设重点,“十三五”期间新增浅 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 3700 万平方米,到 2020 年浅层地热能利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达 50%以上。 |
上海市 | “十三五”期间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 2700 万平方米。 |
苏南地区城市群 | 南京、扬州、泰州、南通、苏州、无锡、镇江、常州 及南京等城市,“十三五”期间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 冷)面积 6100 万平方米。 |
武汉及周边城市群 | 武汉市和周边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 感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等 8 个行政市区,“十 三五”期间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 3060 万 平方米。 |
10
贵州省贵阳市、广西省梧 州市、广东省佛山市 |
“十三五”期间,各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 积 500 万平方米。 |
(三)中高温地热发电
西藏地区位于全球地热富集区,地热资源丰富且品质较
好。有各类地热显示区(点) 600 余处,居全国之首。西藏
高温地热能居全国之首,发电潜力约 3000MW,尤其是班公
错—怒江活动构造带以南地区,为西藏中高温地热资源富集
区,区内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是开
展中高温地热发电规模开发的有利地区。
根据西藏地热资源勘探成果和资源潜力评价结果,以当
地电力需求为前提,优选当雄县、那曲县、措美县、噶尔县、
普兰县、谢通门县、错那县、萨迦县、岗巴县 9 个县境内的
羊八井、羊易、宁中、谷露、古堆、朗久、曲谱、查布、曲
卓木、卡乌和苦玛 11 处高温地热田作为“十三五”地热发电
目标区域, 11 处高温地热田发电潜力合计 830MW,“十三
五”有序启动 400MW 装机容量规划或建设工作。
(四)中低温地热发电
在东部地区开展中低温地热发电项目建设。重点在河
北、天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开展,通过政府引
导,逐步培育市场与企业,积极发展中低温地热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