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 年)全文

2017-01-26 来源:发改委网站
3、防震减灾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速报备份中心为核心,覆盖
到县级行政单位、地震台站、观测点的行业专用通信系统和信息
化基础设施功能。在整合现有国家中心、分中心、区域中心的基
础上,以北京、西安和部分区域中心为核心节点,建立防震减灾
大数据云中心。建立涵盖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以
及政务、新闻宣传等的地震行业管理信息化平台。
14
建设满足震情发布与预警、地震灾情获取与预判、灾损调查
与评估、应急救援指挥与决策的防震减灾服务系统,为社会公众
和行业部门提供统一权威、高效快捷的防震减灾综合信息服务。
完善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发挥在防震减灾中动员指挥、协调救援、
信息服务、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国家级防震减灾网络科
普教育平台和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和科普示范学校,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素质与防震避险能力。建立
国家地震信息中心,形成地震文献、数据、成果的存储、管理、
服务能力。
(四)防震减灾基础探查与科技创新项目
以活动断层探测、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地震科学台阵观测、
重点区域基础探测为重点,强化防震减灾基础性工作。围绕地震
科技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创新研究,强化地震科技对防震减
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基础调查探测
开展活动断层探测。对南北地震带北段、新疆天山地区、东
北地震区、东南沿海地区等50 余条主要活断层进行1:5 万填图
和关键构造部位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编制中国大陆1:100 万活
断层分布图,判定具备发生6.5 级以上地震背景的发震断层、震
级上限、发震概率及其地震危害性。以京津冀和珠江三角洲两大
城市群为工作区,协同开展20 个地级城市的活断层探测,研究
断裂活动行为特征,评价其发震能力,识别大震危险源。
开展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完成5000 点次相对重力测量、
15
100 点次绝对重力测量、1500 点次三分量地磁测量、1000 点次
地磁总场强观测,获取中国大陆及重点构造边界带的重力场变化
图像和中国大陆基本地磁场图。开展地壳应力观测,获取中国大
陆地壳应力背景场图像。开展重要构造活动区流动地球化学组分
测定,获取地球化学背景场信息及活断层地球化学时空分布特
征。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开展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观测,完
成12000 公里水准测量、2000 点次流动空间对地观测,获取重
点构造边界带地壳运动速度场图像。开展重点强震危险区(段)
综合地球物理场加密观测。提高地球物理场动态变化观测能力,
获取可能的地震中、短期前兆信息。
开展地震科学台阵观测。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布设约1500
个站点组成的流动台阵,进行滚动观测,获取华北地区和东北地
区高分辨的壳幔速度结构、密度结构、电性结构、介质各向异性
分布等,研究壳幔结构和地震活动关系,深化对区域地震发生构
造背景的认识。
开展重点区域基础探测。在川滇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进行地
震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探测,建立实验场区地震构造运动与动力
学模型。开展两岸三地地震科技合作,在珠江口、福建及台湾海
峡开展深部构造陆海联合探测,分析活动构造分布、地壳结构特
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启动南海海域地下结构探测工作,提
高对海洋地震发生构造背景的认识。
2、地震科技创新
地震发生及成灾机理研究。以鄂尔多斯周边、华北和川滇为
16
重点地区,开展基于块体及其边界断层活动的地震孕育发生过程
及其成灾机理研究。开展多学科、多手段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
究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基于深部行为和多尺度物理模式的
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研究基于震源过程、地下精细结构和复杂场
地的地震动传播特性、大型新型工程及高坝大库整体动力作用效
应和成灾机理。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天空地一体化立体地
震监测和地表形变监测技术,研究断裂失稳过程及破裂成灾机理
与成灾模式,研发基于大数据的地震统计预测新方法、基于精细
动力学模型和震源模型的地震物理预测方法,研发地震预警和重
大工程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地震应急救援技术、面向公众的减灾
技术服务系统。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