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全国海岛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全文)

2017-01-23 来源:国家海洋局

    3.推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主动对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保障重大项目用岛需求,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和舟山、平潭、横琴等国家级涉岛新区的开发开放;扶持辽宁长兴岛、上海长兴岛、浙江大榭岛、浙江玉环岛、浙江洞头岛、福建东山岛和广东南澳岛等重点海岛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总结海岛成功开发经验,支持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海岛海水利用示范,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加强海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动国家出台支持海岛经济发展政策,鼓励近岸海岛多元化保护利用,扶持边远海岛发展;推动边远海岛交通体系发展,支持码头、桥梁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石化和核电等重大用岛项目的引导,推进以产业链延伸和集约节约用岛为主要目标的绿色用岛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在海岛地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示范。创建和美海岛,制定发布海岛发展指数。

专栏4  和美海岛

和美海岛系指生态健康、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乡风文明的有居民海岛或已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建立和美海岛创建标准、考核与退出机制,引导建设100个和美海岛,多方位开展和美海岛建设成果的宣传和推介。

 

    4.培育宜居宜游海岛

    落实与国家旅游局的合作协议,依托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发展观光、运动、休闲度假、生态渔业、休闲渔业、观赏渔业等生态旅游产品。支持码头、游步道、海水淡化、垃圾污水处理、电力供应、海洋牧场、景观保护与修复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海岛生产生活条件,防止基础设施建设破坏海岛原始景观和生态系统;加强海洋文化保护与挖掘。保障生态旅游用岛需求,培育一批海岛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精品海岛生态旅游线路。探索建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海岛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促进海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岛群经济网络,形成现代化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海岛。

专栏5  生态旅游岛

培育11个海岛旅游片区,分别为长山群岛、芝罘岛群、庙岛群岛、觉华岛、灵山岛及周边海岛、海州湾岛群、舟山群岛、平潭岛、横琴岛、海陵岛和大洲岛。培育8条涉岛旅游线路,分别为环渤海海洋海岛线路、海上丝路线路、南中国海线路、山东仙境海岸海岛线路、海州湾海岛线路、浙东沿海海洋海岛线路、海西海洋海岛线路和海南海岛热带风情线路。吸收国内外发展经验,探索总结生态旅游岛发展模式。

 

    (三)严格保护领海基点所在海岛

    加强领海基点保护范围及领海基点所在海岛的监督管理,开展领海基点及其所在海岛保护技术研究,修制订领海基点监视监测与保护范围标志设置标准规范。完成51个领海基点保护范围的选划。开展领海基点保护范围标志的巡查,修复或设置部分领海基点保护范围标志;新建10个领海基点所在海岛监视监测系统;依托领海基点所在海岛,开展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

  (四)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1.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

    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斐济和瓦努阿图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办好中国-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绿色海岛与蓝色经济合作的倡议,在海岛生态保护、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和治理经验等方面与沿线国家开展交流与务实合作。加大与美国、欧盟、韩国等发达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力度,借鉴国际海岛保护与管理成功经验。培养选送优秀人才到国际合作组织或平台任职,支持科技人才牵头承担或参与国际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适时发起海岛领域的国际合作计划,引导形成以我为主的项目合作机制。依托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资助国外海岛保护与管理人才来华学习。

    2.做大做强国内合作平台

    鼓励依托海岛建立国际旅游岛以及国际中转、补给和仓储基地,开展旅游、贸易和港口物流合作与服务。提升国内现有海岛论坛和海岛科教基地的国际影响力。将平潭国际海岛论坛建设成为全球海岛保护与发展政策和数据权威发布平台;将舟山国际海岛旅游大会打造成旅游发展经验交流和合作平台;将唐山湾海岛发展论坛打造成国内外海岛发展经验的交流平台。继续引导APEC等国际组织中的海洋合作方向,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厦门国际海洋周等国际交流平台增加涉岛议题。支持舟山摘箬山岛、宁波梅山岛、平潭海坛岛建设国家海洋教育示范基地,开展海岛教育培训、合作与交流。

    3.促进全球海岛可持续发展

    开展国外海岛资料、法律制度、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收集研究,构建全球海岛信息网,为国内外海岛保护与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支撑服务。开展海岛治理新理念、海岛生态保护新方法等经验分享与交流。引导相关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积极介入,主动参与多边、双边涉岛合作项目和计划,促进全球海岛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业务体系

    1.开展监视监测

    在“十二五”基础上,依托智慧海洋工程,推进监视监测系统建设,开展智慧海岛建设研究。开展海岛数据的采集、收集和整合,建设海岛管理信息系统和大数据系统,加强数据挖掘与应用,建立统一的无居民海岛监视监测业务平台,实现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状况的常态化和业务化监视监测。完善工作机制,国家负责对全国无居民海岛遥感监测,地方按照统一要求具体负责辖区内海岛监视监测工作,并就国家发现的“疑点疑区”予以核实。建立实施海岛监视监测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制和责任制,对各单位、各地区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进行考核评估。建立监视监测与执法联动机制,强化监视监测在预防和预判中的作用。加强监视监测人员培训。

专栏6  智慧海岛

智慧海岛是智慧海洋在海岛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根据智慧海洋建设的总体思路,研究构建智慧海岛体系框架,搭建信息感知、数据互联与普适计算体系,建立国家海岛大数据中心;建立综合管控智能服务系统、海上丝绸之路智能服务系统和公众服务智能服务系统,实现海岛信息融合、知识发现与智能应用。开展智慧海岛建设试点。

    2.实施统计调查

    全面实施海岛统计报表制度,适时设立海岛专项统计调查制度。加强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技术和范围研究,探索统计调查由县级行政区向岛群和重点海岛延伸。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开展区域性特色指标、内容的设计与统计调查,推动形成“全国统一框架、区域特色明显”的统计调查体系。编制和发布《海岛统计调查公报》,开展信息分析技术研究,强化统计调查政策建议功能。保障海岛统计信息系统业务化运行和维护,实现海岛统计数据联网直报。加强统计调查队伍建设,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专栏7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岛综合管理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岛综合管理是一种跨学科的海岛管理方法,要求以科学理解海岛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为基础,将人类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管理,以海岛生态系统范围为管理边界,以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达到海岛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继续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岛综合管理内涵、边界、原则、目标、体系构成、管理工具与方法、实现途径等的研究,不断完善理论和方法体系,以指导全国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

 

    3.强化科技标准支撑

    加强海岛基础调查与数据收集,开展海岛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过程与服务以及海岛脆弱性形成机制、人类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围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岛综合管理,开展生态保护与评价、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海岛监视监测、海洋生态红线中海岛保护措施研究、典型海岛水资源形态及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等管理技术研究。围绕生态岛礁工程、和美海岛和监视监测系统建设,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开展集成和应用。研究制订一批标准规范,完成15项标准规范制修订,包括以生态化利用为重点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标准规范、以生态岛礁建设和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为重点的海岛保护管理标准规范、以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为重点的海岛监视监测标准规范。推动建立全国海洋标准化委员会海岛保护分技术委员会。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