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全文)

2017-01-23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三)西北地区:以水定发展
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6 省区是我国重要的
能源基地和生态屏障区。区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
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生产与生态环境用水矛盾尖锐。全区 2015
年GDP约 5.73 万亿元,总人口 1.3 亿人,城镇化率 52%;耕地面积
3.9 亿亩,灌溉面积 1.9 亿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约 1.1 亿亩,高效
26
节水灌溉面积约 7000 万亩,2015 年用水总量 1070 亿m3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及重要经济区、能源基地等发展要求,
以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为控制,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生
态基本用水需求,促进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严控高耗水行业发
展,提高能源化工等重点行业用水效率准入门槛,新建项目或转移
产能必须配套先进节水工艺和设备;在重点行业推广空冷、一水多
用等节水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城镇节水改造,到“十
三五”末,全区约 200 个县级行政区达到国家节水型社会标准要求,
26 个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加快实施
饮用苦咸水水质改良工程,改善苦咸水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根据
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水土开发和灌溉发展规模,限制和压缩高
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推进西北节水增效改造,加快骨干渠道防渗改
造,因地制宜推广管灌、滴灌、喷灌,内陆河区、传统井灌区优先
发展微灌。在草原牧区合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到 2020
年,全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 3570 万亩,压减灌溉面积约 1200
万亩。
(四)西南地区:促进人水和谐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6 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相
对滞后。区域水资源丰沛,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耕地灌溉率较低,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全区 2015 年 GDP 约 8.77 万亿元,总
人口 2.5 亿人,城镇化率 47%;耕地面积 3.7 亿亩,灌溉面积 1.3
亿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约 5700 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 930
27
万亩;2015 年用水总量 922 亿 m3
围绕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成渝、滇中、黔中等重要经济区
发展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节水促进产业发展水平提
升,带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实现节水脱贫。加快淘汰落后高耗
水工艺、设备和产品,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发
展水平,加强重点行业取水定额管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积极支持城镇节水改造,到“十三五”末,
全区约 130 个县级行政区达到国家节水型社会标准要求,5 个地级
及以上缺水城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重点改造已有灌
区,完善灌排设施,扩大灌溉面积,提高耕地灌溉率。加强节水灌
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基本口粮田、特色
林果业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 2020 年,全区新
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 1325 万亩;其中,贫困地区新增和改善灌
溉面积近 2200 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 460 万亩。
(五)华中地区:促进节水减排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4 省区域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
源相对丰富,灌排设施基础较好,但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灌溉水利
用率不高,水污染问题突出,且未来水资源需求增长较快。全区 2015
年 GDP 约 9.72 万亿元,总人口 2.3 亿人,城镇化率 52%;耕地面
积 2.8 亿亩,灌溉面积 1.9 亿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约 3200 万亩,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近 900 万亩;2015 年用水总量 1166 亿 m3
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及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
28
带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发展要求,以节水促减排,加强污染治理,
减少污染物入河量,修复水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沿长江地区产业发
展潜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
产,提升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水平,从源头减少用水量和污染物排放
量。加快实施城镇节水改造,到“十三五”末,全区约 100 个县级
行政区达到国家节水型社会标准要求,8 个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达
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加大现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
度,大力推进水稻灌区综合节水技术,因地制宜发展管道输水灌溉。
推广水稻控制灌溉与田间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减少灌溉排水,强化
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在水土适宜地区适度扩大灌溉面积。到
2020 年,全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 560 万亩。
(六)东南沿海地区:节水治污并重
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6省市是我国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地区。区域水资源丰沛,水土资源总体较为匹
配,但水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地区未来用水增长空间有限。全区2015
年GDP约24.06万亿元,总人口3.2亿人,城镇化率68%;耕地面积1.7
亿亩,灌溉面积1.5亿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约6800万亩,高效节水
灌溉面积约1400万亩;2015年用水总量1555亿m3
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及长三角、珠三角等相关发展要求,强
化节水,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利用。加强高耗水
行业节水改造,推进火电、核电直流冷却水循环改造。积极推行城
镇节水改造,到“十三五”末,全区约 100 个县级行政区达到国家
29
节水型社会标准要求,23 个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
市标准要求。重点改造已有灌区,因地制宜推广渠道衬砌技术,适
度发展管道输水技术。丘陵山区加强坡耕地改造,充分利用小型水
源工程进行灌溉。结合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布局,合理调整灌
溉面积。到 2020 年,全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 465 万亩。
六、 组织实施
(一)健全部门协作机制
建立健全各级节约用水相关部门协作工作机制,按职责分工落
实目标责任,完善工作规程,统筹和协调解决节水工作中的重大问
题。
(二)建立评估考核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的督查及跟踪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根据
评估结果对实施责任主体进行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完善节水奖励机制
建立完善节水财税奖励机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先进
典型予以奖励。健全节水器具财政补贴政策,完善节水税收金融优
惠政策。
(四)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建立节水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社会投资引导力度,积极引
进民营资本投资节水领域,大力推广合同节水、公私合营等模式,
研究建立节水奖励基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五)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30
建立公开透明的参与机制,保证公众广泛参与各项节水工作的
管理和监督。鼓励曝光浪费水资源、破坏节水设施、污染水环境等
不良行为。加强节水培训,普及节水知识,提升公众参与能力。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