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石油天然气发展 “十三五”规划(全文)

2017-01-20 来源:发展改革委

四、规划实施
(一)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全国天然气管网统筹规划,完善全国天然气规划体系。在
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指导下,国家能源局作为规划的组织实施部
门,推动各项指标和任务落实。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
加强沟通配合,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为规划实施创造有
利条件。省级发展改革、能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组织协调
实施。
2、细化任务落实
研究制定《油气规划管理办法》,加强国家规划与省级规划、
企业规划间的衔接,确保发展指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落地。各
省(区、市)要将本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列
入本地区能源发展规划和天然气发展专项规划,分解落实目标任
务,明确进度安排协调和目标考核机制,精心组织实施。各企业作
为规划的实施主体,根据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细化
调整企业实施方案,积极有序推进规划项目论证实施。
3、做好评估调整
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梳理、评估,结合实
施情况对规划项目进行微调。坚持规划中期评估制度,严格评估程
序,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工作,对规划滚动实施提出建议,及
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制订对策。规划确需调整的,国家发展改
20
革委、能源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规划执行情况,适时修订并发布。
(二)保障措施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对非常规、低丰度、深水天然气资源落实差别化税费政策。进
一步完善油气资源税费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方式和比例,促进
形成资源开发惠及地方的机制。研究延长页岩气补贴政策并研究给
予致密气开发、生物天然气一定财政补贴。引导多种主体建设储气
调峰设施。清理不适应新形势的政策措施,研究出台推进天然气利
用的指导意见。
2、全面深化油气体制改革
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公开
公平向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出让相关矿业权,允许油气企业之
间以市场化方式进行矿业权转让,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
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
鼓励改革试点和模式创新。持续推进新疆油气勘查开采改革试
点,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并加快向全国推广。加大页岩气矿业权出
让,鼓励多元投资主体进入。总结和发展新疆、川渝、鄂尔多斯盆
地等地区常规油气、页岩气、致密气勘探开发企地合作、合资混改、
引入竞争等创新模式。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市)开展天然气体制
改革综合试点或专项试点。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领域积
极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推动天然气管网运输和销售分离,大力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向
21
第三方市场主体开放。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
定价机制,加强天然气管输价格和成本监审,有效降低输配气成本,
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建立完善上中下游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加
大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开发培育力度,供气企业合理承担普遍服务义
务,形成终端市场的竞争环境。依据市场化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企
业参与天然气进口。鼓励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生物天然气进入天然
气管网和车用燃气等领域。
理顺资源开发税费关系,在统筹研究相关税费改革的基础上,
研究建立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制度,实施好资源税政策,合理确定
负担水平。改革管道运营企业税收收入分配机制。加强行业管理,
推动建立独立第三方行业研究机构。研究推动油气大数据平台建
设。
3、进一步深入推进石油企业改革
完善国有油气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投资管理、强化风险控
制,提高项目决策和运营管理水平。优化国有企业考核机制,加强
对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油气供应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任务的考
核,监管和推动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
鼓励具备条件的油气企业发展股权多元化和多种形式的混合
所有制。推进国有油气企业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等业务
进行专业化重组,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促进内部资源优
化高效配置,瘦身健体,降本增效。
推进配套改革,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
22
问题,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中央财政通过安排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等方式给予必要支持。
4、保障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方案(2016-2020 年)》,加大财
政资金基础地质调查投入力度,加快资源勘查市场开放,引导和鼓
励社会资本投入,强化矿业权监管和科技支撑,通过激发市场活力
使勘查和勘探投入保持在较高水平。油气企业要立足国内,切实保
障“十三五”勘探工作量投入不低于“十二五”,加快储量探明和
经济高效动用,推动天然气快速增储上产。
加强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加强管网互联互通,
提高天然气区域互济及应急调峰能力。统筹衔接天然气基础设施布
局规划与土地利用、环保、水利、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健全西北、
东北“管廊带”,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各省(区、市)应统筹勘探
开发、天然气基础设施用地,确保用地需求纳入各省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各省(区、市)要简化核准办理手续,支持国家重大基础设
施建设。建立用海协调机制,解决近海海域油气勘探开发用海矛盾。
创新天然气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机制,开展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
择投资主体试点工作。开展地下储气库库址普查筛选和评价。加大
企业债券等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研究推动利用金融手段支持
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在符合条件的前提
下向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优先安排并给予支持。
5、保障管道安全运行
23
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管道保护工作的领导,督
促本行政区域内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指定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
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的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
要落实管道保护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依法开展管道建设和维护工
作,加强检测与巡查。研究制定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实施细则、
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加大管道保护法的执行力度。建立
中央与地方各部门上下联动保护机制,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加强管
道与铁路、公路等其他重大建设工程相遇相交关系处理。加大管道
安全隐患整改支持力度。
6、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进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有序进入天然
气行业,形成多元化主体公平竞争局面,提高效率增强活力。打破
垄断,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
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提高国际定价话语
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简政放权后续监管,督促国家产业政
策和标准规范落地。健全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对市场准
入、交易行为、垄断环节、价格成本等重点环节监管,加大区域管
网及配气市场监管力度。
7、加强科技创新和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平
依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油气重
大理论突破、重大技术创新和重大装备本地化,全面实现“6212”
(6 大技术系列、20 项重大技术、10 项重大装备、22 项示范工程)
24
科技攻关目标。重点攻克页岩气、煤层气经济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
与核心装备,攻克复杂油气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同时加
强科研项目与示范工程紧密衔接。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吸收包括民
企在内的全社会优势力量,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发挥示
范项目引领作用。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油气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燃气轮机研发制造自主化进程,燃机核心
技术研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生产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有序推进自主燃
机国产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组和 LNG 接收站
关键装备技术等水平并推动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海洋油气装备研
发制造能力。加强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工作,重点攻关开发技术、
环境控制等技术难题,超前做好技术储备。
8、深入推进国际合作
深化双边、多边天然气合作,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
天然气生产国的合作,形成多元化供应体系,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
建立完善跨境天然气管道沿线国家保证供应多层面协调机制,重视
跨境管道安全保护,保障安全平稳供气。促进与东北亚天然气消费
国的合作,推动建立区域天然气市场,提高天然气价格话语权。积
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为我国天然气发展
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25
五、环境保护
(一)环境影响分析
1、提高能效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二氧化碳排放强
度高,环境压力大。“十三五”期间,随着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加
快,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提高,可有效降低污染物和二
氧化碳排放强度。发电和工业燃料上天然气热效率比煤炭高约10%,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热效率较燃煤发电高近1倍。天然气二氧化碳
排放量是煤炭的59%、燃料油的72%。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几乎为零,工业锅炉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天然气是
煤炭的17%、燃料油的25%;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氮氧化物
排放量是超低排放煤电机组的73%,工业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天
然气是煤炭的20%;另外,与煤炭、燃料油相比,天然气无粉尘排
放。若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3600亿立方米,比2015年增加1670
亿立方米,同增加等量热值的煤炭相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1
亿吨、二氧化硫790万吨。
2、可持续发展作用重大
天然气广泛使用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大气质量,提高公众生
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天然气覆盖面
的扩大和天然气普及率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能共享天然
气的清洁性,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发
挥重要作用。
26
(二)环境保护措施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实现天然气
开发利用与安全健康、节能环保协调发展。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
制度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强项目环保评估和审查、节能评估和
审查。加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或生态脆弱区等生态保护重点地区
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建设项目防洪影响和水资源论证工作,切实落
实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认真实施水土保
持预防和治理措施,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强集约化开发力度,尽
量减少耕地、林地占用。大力发展生物天然气,促进农作物秸秆、
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完善高酸性气田安全开发技
术,加强对常规天然气开采及净化等过程大气污染治理,减少无组
织排放和非正常排放,确保满足环境管理相关要求。加强对页岩气
开发用水和煤制天然气生产用水及其处理的管理及环境监测。大力
推广油田伴生气和气田试采气回收技术、天然气开采节能技术等。
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优化储运工
艺,加强天然气泄漏检测,减少温室气体逃逸排放。加大LNG冷能
利用力度。
27
附 表
天然气主干管道规划表
序号 管道名称
长度 管径 设计输量
设计
压力 备注
公里 毫米 亿方/年 兆帕
1 西三线 3807
东段干线(吉安—福州) 817 1219/1016 150 10 在建
中段干线(中卫—吉安) 2062 1219 300 12
闽粤支干线 575 813 56 10
中卫—靖边支干线 353 1219 300 12
2 西四线(伊宁-中卫) 2431
伊宁—吐鲁番段 760 1219 300 12
吐鲁番—中卫段 1671 1219 300 12
3 西五线(乌恰-中卫) 3200
乌恰—连木沁段 1495 1219 300 12
连木沁—中卫段 1705 1219 300 12
4 中亚 D 线(含境外段) 1000 1219 300 12
5 陕京四线 1274 1219 300 12(10)
6 中俄东线
黑河-长岭(含长春支线) 737/115 1422/1016 380 12
长岭-永清 1110 1422/1219 150 12
安平-泰安 321 1219 200 10
泰安-泰兴 715 1219 200 10
7 楚雄-攀枝花管道 186 610 20 6.3
8 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 8972 1219/1016 300 12(10)
9 鄂尔多斯-安平-沧州管道 2422 1219/1016 300 12(10)
濮阳-保定支干线 443 1016 100 10
10 青岛-南京管道 553 914 80 10
11 川气东送二线管道 550 1016 120 10
12 蒙西煤制气外输管线 1200 1219 300 12
13 琼粤海口-徐闻管道 265 914 100 10
14 青藏天然气管道 1140 610 12.7 6.3
15 重庆-贵州-广西管道 780 1016 100 10
16 广西 LNG 配套管道 1106 813/610 40 10 在建
17 天津 LNG 配套管道 475 1016/813 40 10 在建
武清-通州支线 56 711 30 10
18 深圳 LNG 调峰接收站配套管道 65 813 107 9.2
19 唐山 LNG 接收站外输管道复线 161 1219 200 10
20 威远-荣昌-南川-涪陵 440 711/813/1016 50/60/80 10
28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