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成
果,截至 2015 年底,我国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 68 万亿立方米,
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约 13 万亿立方米,探明程度 19%,处于勘探早期。
“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 3.9 万亿立方米,2015
年全国天然气产量 1350 亿立方米,储采比 29。“十二五”期间累计
产量约 6000 亿立方米,比“十一五”增加约 2100 亿立方米,年均
增长 6.7%。
非常规天然气加快发展。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十
二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5441 亿立方米,2015 年产量达到 46 亿立
方米,焦石坝、长宁-威远和昭通区块实现了商业化规模开发。煤
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模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累计新
增探明地质储量 3505 亿立方米,2015 年全国抽采量 140 亿立方米,
利用量 77 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地面抽采)约 44 亿立方米,利
用量 38 亿立方米。
进口天然气快速增加。天然气进口战略通道格局基本形成。西
北战略通道逐步完善,中亚 A、B、C 线建成投产;西南战略通道初
具规模;东北战略通道开工建设;海上进口通道发挥重要作用。“十
二五”期间累计进口天然气超过 2500 亿立方米,是“十一五”天
然气进口量的 7.2 倍,2015 年进口天然气 614 亿立方米。
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提高,用气结构总体合理。
3
2015 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1931 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年均
增长 12.4%,累计消费量约 8300 亿立方米,是“十一五”消费量的
2 倍,2015 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 2010 年的 4.4%提
高到 5.9%。目前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发电、
化工分别占 38.2%、32.5%、14.7%、14.6%,与 2010 年相比,城市
燃气、工业燃料用气占比增加,化工和发电用气占比有所下降。
基础设施布局日益完善。“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干线管道 2.14
万公里,累计建成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 9 座,新增 LNG 接收
能力 2770 万吨/年,累计建成地下储气库 7 座,新增工作气量 37
亿立方米。截至 2015 年底,全国干线管道总里程达到 6.4 万公里,
一次输气能力约 2800 亿立方米/年,天然气主干管网已覆盖除西藏
外全部省份,建成 LNG 接收站 12 座,LNG 接收能力达到 4380 万吨/
年,储罐罐容 500 万立方米,建成地下储气库 18 座,工作气量 55
亿立方米。全国城镇天然气管网里程达到 43 万公里,用气人口 3.3
亿人,天然气发电装机 5700 万千瓦,建成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
(CNG/LNG)加气站 6500 座,船用 LNG 加注站 13 座。
技术创新和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进展。初步掌握了页岩气综合
地质评价技术、3500 米以浅钻完井及水平井大型体积压裂技术等,
桥塞实现国产化。形成了复杂气藏超深水平井的钻完井、分段压裂
技术体系。形成了高煤阶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初步突破了煤矿采
动区瓦斯地面抽采等技术。自主设计、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深水半潜
式钻井平台,具备了水深 3000 米的作业能力。国产 X80 高强度钢
管批量用于长输管道建设,高压、大口径球阀开始应用于工程实践,
大功率电驱和燃驱压缩机组投入生产使用。
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油气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页岩
气矿权以招标方式对多种主体开放,常规天然气上游领域改革率先
在新疆进行试点。初步组建起行业监管队伍,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公
平开放开始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数条跨省主干管
道引入多种投资主体。天然气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实现了存量
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理顺了非居民用气价格。
专栏 1 “十二五”时期天然气行业发展成就
指标 2010 年 2015 年 年均增速
累计探明储量(万亿立方米) 9.1 13 7.4%
产量(亿立方米/年) 952 1350 7.2%
表观消费量(亿立方米/年) 1075 1931 12.4%
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 4.4 5.9 6.0%
天然气进口量(亿立方米/年) 170 614 29.3%
天然气管道里程(万公里) 4.26 6.4 8.5%
管道一次运输能力(亿立方米) 960 2800 23.9%
LNG 接收能力(万吨/年) 1610 4380 22.2%
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亿立方米) 18 55 25% “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
面临一些问题。勘探开发投入不足,效率偏低,勘探开发对象日益
复杂,上产稳产难度大。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经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基础设施公平开放不够,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储气能
力亟需加强。气田开发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难度加大,管道
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总体来看,“十二五”前期我国天然气产业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从 2013 年下半年开始,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气价机制尚未理顺等因素影响,天然气需求增速出现阶段性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