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指标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 亿吨
工业废水排放量 亿吨
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量 亿吨
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计算) 万吨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 年版)》制定说明
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推动实施循
环发展引领计划,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了循环经济评价
指标体系,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依靠路
径。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要求着力推进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
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
展引领计划,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
系”。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为了科学评价循环经济
发展进展和成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循环经济评价
指标体系非常必要。《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要求,国务院循环
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统计、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
门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上级人民政府
要根据主要评价指标,对下级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
考核,并将主要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
人考核评价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也提出“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2007 年,发展改革委会同原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统计局印
发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2007]1815 号),对
宏观、园区层面评价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指
导各地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0 年来,随
着循环经济实践的不断深入,循环经济的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
党的十八大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路径,
对循环经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必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最
新要求,并结合发展循环经济现实需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
正。本次修正的指标体系,完善了具体的评价指标,明确了具体
的统计及测算方法。
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考虑
(一)指标体例
本指标体系从体例上分为综合指标、专项指标和参考指标。
综合指标包括“主要资源产出率”和“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
主要从资源利用水平和资源循环水平方面进行考虑。专项指标包
括 11 个具体指标,主要分为资源产出效率指标、资源循环利用
(综合利用)指标和资源循环产业指标。参考指标主要是废弃物
末端处理处置指标,主要用于描述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城
市垃圾和污染物的最终排放量。参考指标不作为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