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点任务 9
(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 9
(二)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 9
(三)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
(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模式 10
(五)强化退化草原治理修复 11
(六)养护渔业资源环境 11
(七)加强外来生物入侵防控 12
(八)实施农业湿地保护修复 12
四、重点区域 13
(一)东北黑土区 13
(二)南方耕地污染区 13
(三)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区 14
(四)北方农牧交错带 14
(五)西北旱作农业区 15
(六)西南石漠化区 15
(七)草原生态治理区 16
五、重点工程 17
(一) 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 17
(二) 南方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工程 18
(三) 京津冀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 18
(四) 西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工程 19
(五) 草原生态保护工程 19
(六) 渔业资源及生态保护工程 21
(七) 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工程 22
(八) 外来入侵生物综合防控工程 23
(九) 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24
(十) 农业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 26
六、环境影响分析 27
(一)影响分析 27
(二)应对措施 27
七、效益分析 28
(一)经济社会效益 28
(二)生态效益 28
八、保障措施 28
(一)加强组织领导 28
(二)强化制度建设 29
(三)加大资金投入 29
(四)强化项目监管 29
(五)营造发展氛围 30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依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等规划,编制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