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节水型城市。
2020 年以前, 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应当达到国家节水型
城市标准的要求, 2016—2020 年,符合标准要求的城市比例
应当分别达到 30%、 50%、 70%、 90%、 100%。
符合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符合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或经评估达到《城市节水评价
标准》( GB/T 51083) I 级,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城市
节水评价标准》 II 级及以上要求。
法规完善、制度落实到位。 城市节水法规、政策完善,
管理机构健全,节水财政投入有保障;强化城市规划引领,
严格实施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节水“三同时”管理、居民
用水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重点用水单位
水平衡测试、节水统计等制度。
主要技术指标达标。(1) 城市供水所有用户全部实现计
量管理,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和抄表到户,计量器具满足
《城镇供水水量计量仪表的配备和管理通则》( CJ/T3019)、
《居民饮用水计量仪表安全规则》( CJ3064)、 《冷水水表》
( GB/T778)等标准要求;( 2) 城市建成区内节水型器具(含
改造)普及率达到 100%,用水器具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
器具》( CJ/T164)的要求; ( 3) 居民生活用水符合《居民生
活用水量标准》( GB/T50331)要求,不高于基本文明水平人
均用水量 130 升/(人˙日);( 4) 住宅、宿舍、旅馆、机关、
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场等民用建筑应符合《民用建筑节
13
水设计标准》( GB50555)要求;( 5) 推进建筑中水和雨水利
用,满足《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建筑和小区雨
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要求;( 6) 城市供
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 CJJ92); ( 7) 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
20%,满足《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50335)、《城
镇污水再生利用》水质系列标准等要求。
建成区无黑臭水体。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区内无黑
臭水体。
2. 节水型居民小区。
节水型居民小区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技术指标达标。 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 100%,用水器
具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T164)的要求;居民生
活用水达到《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50331 ),不高于
基本文明水平人均用水量 130 升/(人 ˙日);再生水、雨水利
用情况符合当地有关标准要求。
设施设备管理到位。 完成一户一表改造, 用水有三级(小
区总表、楼总表、居民住户)计量;用水设备(设施)运行
良好、管理规范;无违章用水和浪费水现象。
组织管理和宣传到位。有负责节水管理的机构和人员,
管理责任明确;有计划的开展节水宣传教育。
3. 节水型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办公建筑,商
场、金融建筑等商业建筑,酒店、娱乐场所等旅游建筑,文
14
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科教文卫建筑,
邮电、通讯、广播用房等通信建筑,以及机场、火车站等交
通运输类建筑等。
节水型公共建筑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技术指标达标。旅馆、机关、办公楼、学校、医院、商
场等民用建筑应符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
要求; 水表计量率、 用水设施漏损率、 卫生洁具设备漏水率、
空调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率、锅炉蒸汽冷凝水回收率等符合
有关标准要求。再生水、雨水利用情况符合当地有关标准的
要求。
组织管理到位:主管领导负责节水工作且建立会议制度;
设立节水主管部门和专(兼)职节水管理人员;具备健全的
节水管理网络和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开展经常性节水宣传教
育。
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执行到位:建立计划用水和节约用
水的具体管理制度及计量管理制度;实行指标分解或定额管
理;完成节水指标和年度节水计划。
用水设施管理到位:具有近期完整的管网图和计量网络
图;用水设备管道器具有定期检修制度,已使用的节水设备
管理完好且运行正常。
用水管理到位: 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完整规范,并按时
完成统计报表及分析,定期开展巡检,按规定进行水平衡测
试或评估。
15
4. 节水型企业。
综合考虑行业的取水量、节水潜力、技术发展趋势以及
用水统计、计量、标准等情况,选择城市建成区内的火力发
电、钢铁、纺织染整、造纸、石油炼制、煤化工、化工、制
革、制药、食品加工等重点用水行业实施水效领跑者制度。
节水型企业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用水节水技术指标先进:( 1 )单位产品取水量应符合
《取水定额》( GB/T 18916)系列标准(火力发电、钢铁联
合企业、石油炼制、纺织染整产品、造纸产品、啤酒制造、
酒精制造、合成氨、味精制造、医药产品、选煤、氧化铝生
产、乙烯生产、毛纺织产品、白酒制造、电解铝生产等)所
有部分的要求。 ( 2)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重复利用率、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冷凝水回用率、废水再生回用率等应达
到行业或当地先进水平。( 3)用水综合漏损率应达到行业
或当地先进水平。( 4)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替代率)符
合当地有关标准要求。
管理制度到位:( 1 )有负责节水管理的机构和人员;
( 2)有节水的具体管理制度、计量统计制度健全; ( 3)新、
改、扩建项目时应做到节水“三同时”;( 4)依据节水主
管部门下达的用水计划,按照企业内部生产情况,将定额指
标分解到工艺环节/车间 /班组;( 5)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完
整,按照规范完成统计报表。
设施设备管理到位: ( 1 )有近期完整的管网图和水平
衡图,定期对用水管道、设备等进行检修;( 2)计量设备
16
配备符合《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24789)
的要求;( 3)没有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设备和器具。
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依据《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 GB/T12452)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