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程。大力化解钢铁、水泥、玻璃
等高耗能行业过剩产能,大幅压减煤炭消费。实施煤炭清洁高效
利用行动计划,在焦化、煤化工、工业锅炉、窑炉等重点用煤领
域,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分质利用。有条件的地区,有序推进
煤改气、煤改电、工业副产可燃气制备天然气,利用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替代煤炭,特别是散煤的消费。实施“地
能暖村”节能减煤示范工程,鼓励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浅层地能替
代散煤。到 2020 年,形成减量和替代原煤消费能力 6000~9000
万吨。
(九)能量系统优化工程。按照能源梯级利用、系统优化的
原则,对工业窑炉实施节能改造,推广应用热源改造、燃烧系统
改造、窑炉结构改造等技术。推广普及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利用技
术,尤其是提高中小型企业余热余压利用率,推进余热余压利用
技术与工艺节能相结合,提高企业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效率。深入
挖掘系统节能潜力,提升系统能源效率。推广新型高效工艺技术
路线,提高行业能源使用效率。到 2020 年,形成 5000 万吨标准
煤的节能能力。
16
(十)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围绕节能减煤和化石能源
清洁高效燃烧,重点支持中低品位余热的有机郎肯循环和螺杆膨
胀发电、低品位余热用于城镇供热、燃煤锅炉超高能效和超低排
放燃烧、工业用煤气化燃烧、水煤超临界制氢、民用散煤清洁高
效燃烧、浅层地能开发利用、半导体照明等关键技术和装备产业
化示范,加快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无球化节能粉磨、新型结构
铝电解槽、电炉钢等短流程工艺、铝液直供,智能控制等先进技
术,实施一批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