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林业行动计划

2017-01-06 来源:林业局网站

十三、目标11.1:到2030年,确保人人获得适当、安全和负担得起的住房和基本服务,并改造贫民窟。

中国落实举措: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任务。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对贫困农户维修、加固、翻建危险住房给予补助。

牵头单位:计财司

参与单位:场圃总站

实施方案:

继续推进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及时全面总结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作,尽快完成竣工验收等工作,确保林业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协调住建部等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延展棚户区改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做好深山远山职工搬迁工作。

十四、目标11.5:到2030年,大幅减少包括水灾在内的各种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和受灾人数,大幅减少上述灾害造成的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有关的直接经济损失,重点保护穷人和处境脆弱群体。

中国落实举措:依照《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科学减灾,重点保护受灾弱势群体。

牵头单位:公安局(防火办)

参与单位:造林司、保护司、林改司、计财司、场圃总站、治沙办

实施方案:

(一)认真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条例》,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火源管控、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落实预警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火灾发生。强化应急处置,建立和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扑救”,加强防扑火知识和紧急避险技能培训,科学指挥,以人为本,避免人员伤亡。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0年)》,加强森林防火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监测、通信和信息指挥、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能力、森林航空消防、林火阻隔和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二)与国家减灾委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汇总上报有关防灾减灾情况,认真落实防灾减灾有关工作部署,深入研究林业自然灾害发生趋势和防灾减灾工作规律,推动建立健全林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更加有效应对和防御各类自然灾害,努力将自然灾害对林业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十五、目标11.6:到2030年,减少城市的人均负面环境影响,包括特别关注空气质量,以及城市废物管理等。

中国落实举措:积极推动城乡绿化建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增加。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断提高治理质量。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计划,“十三五”期间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25%

牵头单位:造林司

参与单位:科技司、场圃总站

实施方案:

推进身边增绿,支持植物净化空气机理研究和品种选育。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快“海绵城市”建设,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出台相关文件和技术标准,引导、推动城郊森林公园建设。

十六、目标11.7:到2030年,向所有人,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普遍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

中国落实举措:严格控制城市开发强度,保护城乡绿色生态空间。结合水体湿地修复治理、道路交通系统建设、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等工作,推进环城绿带、生态廊道建设。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6万平方米。

牵头单位:造林司

参与单位:资源司、保护司、科技司、场圃总站、宣传办、湿地办、中绿基

实施方案:

落实《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62020年)》,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出台相关文件和技术标准,引导、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身边增绿,植绿护绿,保护古树名木,加强城乡绿化,着力推进城郊森林公园、森林城市建设。强化宣传,鼓励更多城郊森林公园免费开放。

十七、目标12.8:到2030年,确保各国人民都能获取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的信息并具有上述意识。

中国落实举措:推动绿色教育,帮助全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牵头单位:宣传办

参与单位:科技司、人事司、场圃总站、报社、出版社、林学会

实施方案:

(一)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以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荒漠化日、野生动物保护日、爱鸟周等重要节日为载体,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爱绿护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活方式。加快推进自然生态教育进课本、进课堂,从小培养爱护森林、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县)”、“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县”建设,发掘保护原生态文化。

(二)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实现“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积极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理念,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让共建、共享、共促理念深入人心。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和城市现代风貌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城市营造绿色安全的生产空间、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优美完备的生态空间。让人们在共同建设森林城市,共同享受森林城市的过程中,形成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三)加强生态文化传播平台建设。丰富和完善生态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和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生态文化载体,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生态文化传播体系平台建设,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引领低碳绿色节约新风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十八、目标12.b:开发和利用各种工具,监测能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文化和产品的可持续旅游业对促进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中国落实举措:通过统计一段时期内发布的可持续旅游战略和政策的数量,并结合有关战略和政策的实际效果,对可持续旅游的促进作用做出全面、客观评价,并有机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整体规划。

牵头单位:场圃总站

参与单位:保护司、科技司

实施方案:

(一)开展森林旅游发展战略、政策研究和有关规划的编制,推动森林旅游政策、方案、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开展实施评价。一是开展国家森林步道和低碳旅游战略研究。二是开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基地质量评定标准、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生态露营地建设规范、森林旅游景区停车位需求测算等行业标准的制定。三是编制和完善森林旅游发展规划。四是推动促进森林旅游发展政策的制定。五是收集和统计一段时期内森林旅游发展有关战略和政策。六是对森林旅游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评价。

(二)通过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每年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并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情况进行评估。

十九、目标13.1:加强各国抵御和适应气候相关的灾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中国落实举措: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在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城市、沿海、生态脆弱地区形成有效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机制和能力。逐步完善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加快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全覆盖,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复原力建设。

牵头单位:造林司

参与单位:保护司、防火办、国际司、治沙办、湿地办、规划院

实施方案:

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要求,组织实施《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年)》,抓好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试点,提升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二十、目标13.2:将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纳入国家政策、战略和规划。

中国落实举措:将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纳入国家战略和规划,制定《“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新的重要驱动力。

牵头单位:造林司

参与单位:计财司、科技司、国际司、规划院

实施方案:

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国家自主贡献”中确定的林业目标任务纳入国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抓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的落实,努力增加林业碳汇。

二十一、目标13.3:加强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减少影响和早期预警等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加强人员和机构在此方面的能力。

中国落实举措: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和低碳发展理念,引导全民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强化相关参与人员和机构的对外交流、宣传推广等各方面能力。

牵头单位:造林司

参与单位:国际司、人事司、宣传办、林科院、规划院、设计院、碳汇基金会

实施方案:

组织开展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宣传,深入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培训,继续办好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站,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国际交流合作。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