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资源与服务共享 。加快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
设,联合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建成国家交通物流大数据创新应
用示范区和粮食大数据创新应用先行区。推进郑州、洛阳国家级
大型数据枢纽建设,优先布局电信、互联网、金融、证券、保险、
物流等国家和区域后台服务中心,共建中部数据汇聚交互基地。
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开放办法,建设城市群统一的政府数据
共享交换和开放平台,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社会化开发
应用。协同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
口,建设一体化公共应用平台, 打造智慧城市群。
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数
据资源保护,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提高网络治理和信息安
全保障水平。加强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城市群通信
网络和信息安全应急体系衔接机制, 促进网络信息应急安全事件
26
处置规范化。开展城市群无线电协同监管。
专栏 5: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 加快郑州、洛阳、 新乡、商丘、焦作、南阳等“宽带中国”
示范城市(城市群)和“光网邯郸”建设, 实现中心城市家庭用户宽带 100 兆以上灵活选择、
4G 网络和主要公共场所 WLAN 全覆盖,积极部署北斗导航服务平台、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
等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形成“陆、空、天”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完善郑
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功能, 持续扩容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和直联点互联带宽,加快互
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建设,推进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等超大型数据
中心建设。
智慧城市群建设工程。 开展郑州、洛阳、鹤壁、漯河、济源、许昌、蚌埠、淮北、亳州、
宿州、阜阳、菏泽、聊城、邯郸、 长治、 晋城、 运城等智慧城市试点示范,推进智慧城市数
据接口标准制定实施,实现城市群区域信息服务一体化;支持城市群物联网感知设施统一规
划布局,推进河南国家物联网应用重大示范工程试点省建设;建设城市群统一的地理信息公
共服务平台,推进城市群内地理信息数据全域覆盖和交换共享。
大数据发展工程。 加快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建设,在交通物流、农业粮食、
电子商务等领域积极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推动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大数据技
术服务、数据安全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实施数
据资源开放共享工程,推动电子政务云平台跨部门跨城市横向对接和公共数据共享。
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工程。 加快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构建一区多
园、一园多点、多主体运行、多模式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格局;支持郑州、洛阳、菏泽等国
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 聊城等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设立保税物流中心( B
型);加快大宗商品和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综合性、专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加快发展。
“互联网 +”行动。 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高效物流行动,推动
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施“互联网+”普惠金融、电子商务行动,积极培育新业态、新
模式;实施“互联网+”益民服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行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供给效率。
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支持郑州、宿州 应用推广城域量子通信网络;以强化基础网络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重点行业工控系统安全等为重点,提升应急基础平台、灾难备份平台、测评
认证平台等设施支撑能力。
27
第三节 完善现代能源支撑系统
增强能源有效供给能力 。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能源革命,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推广现代能源利用模式,
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化解煤炭过剩产
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晋中、晋东煤炭基地有序建设接续煤矿,
控制煤炭生产规模; 鲁西、冀中、河南、两淮等煤炭基地压缩煤
炭生产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地面煤层气开发和
地下瓦斯抽采,推进页岩气资源开发。统筹城市群电源建设,有
序规划建设高效清洁燃煤火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加快发展非
化石能源,提升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因地制宜开发风电和
光伏发电,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地热能。推进 炼油设施建设,延伸
石化产业链,打造中原炼化基地。
推进能源网络通道建设。提升安全消纳疆电能力和省间电力
交换能力,强化全国电力联网枢纽地位。加大海上原油 管道运输
能力建设,依托国家骨干输油管道和中原炼化基地,同步建设地
方管网和储配设施,逐步建成以郑州、洛阳、菏泽(东明)为中
心的油品输送网络。依托国家骨干天然气管线布局建设配套支
线,提升西北天然气、沿海进口液化天然气、蒙西煤制天然气等
输送引进能力,实现全部省辖市和部分重点县(市)双管道供气。
依托蒙西至华中、晋豫鲁大能力煤运通道,建设一批煤炭储配中
心。
28
第四节 强化水利支撑能力
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统筹推进骨干水源工程、水资源调配
工程、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加大城市再
生水利用力度,提高城市饮水保障能力。稳妥推进跨流域引调水
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推进城乡节水。加快推进重点
灌区建设,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完善农田灌
排体系。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
平。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提升城市防洪减灾能力 。加快推进一批大中型水库、病险水
库水闸除险加固和蓄滞洪区等工程建设,提高应对各种灾害和突
发事件的能力。实施黄河、淮河及其主要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全
专栏 6:能源支撑保障重点工程
化石能源转型升级工程。 推动煤炭基地转型升级,重点做好资源枯竭煤矿转产退出工作,
严格控制新建煤矿,实施平顶山、郑州、焦作(博爱)、鹤壁、 三门峡(义马)、邯郸、邢台、
淮北、 长治(霍东、潞安、武夏)、 晋城(马必、柿庄南)、菏泽(曹县) 等矿区煤层气勘探
开发项目; 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大中城市和产业集聚区热电联产工程,优先发展背压式热电联
产机组, 严格按照国家规划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实施洛阳石化 1800 万吨/年等炼化项目,研
究推进商丘 1000 万吨/年炼油、东明石化 1200 万吨/年炼油扩能、鹤壁煤化一体化、濮阳中
原炼化一体化等项目前期工作。
清洁能源利用工程。 建设南阳 15 万吨/年秸秆纤维燃料乙醇扩大示范项目;建设三门峡、
安阳、平顶山、南阳、宿州等风电基地;建设邯郸峰峰矿区 300 万吨烃基燃料项目。
能源输配网络重点工程。 建设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道;建设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
程及西气东输三线、鄂尔多斯—安平—沧州等在城市群区内段输气管道,研究日照—东明—
商丘等原油管道和徐州—皖北等跨区域天然气管道项目可行性;建设中原油田、平顶山叶县
盐穴地下储气库,建设一批天然气区域干网、支线管网工程及配套储气调峰设施,研究推动
山西至河北、河南煤层气管线建设;实施 500 千伏主网架和 220 千伏地区骨干电网完善、产
业集聚区电网建设以及城乡电网改造提升工程。
29
面完成堤围达标加固。统筹流域、区域、城市水利治理标准与布
局,完善雨情、汛情、旱情监测预报和发布共享机制,提高防洪
减灾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
加强水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级和省级水生态文明
城市试点建设,系统规划城市河湖水系,推进城市水系生态修复
和景观美化, 促进城市水系和生态绿化融合发展。实施中心城区
水系连通和大型水生态区保护示范工程,恢复城市河湖生态系
统。
第五节 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提高
道路网络密度,增强通达性。支持中心城市以居住区、大型综合
专栏 7:重点水利工程
水资源调配工程。 推进引黄入冀补淀、引江济淮、淮水北调、山西小浪底引黄等引调水
工程建设。
大型灌区工程。 推进小浪底南岸、小浪底北岸、赵口引黄二期、西霞院输水及灌区等大
型灌区建设, 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开展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
灌溉工程等大型灌区前期工作。
大中型水库建设工程。 建成出山店、前坪等大型水库和白果冲等一批中型水库,开展邢
台青山、信阳张湾、光山袁湾、方城罗汉山等大型水库前期工作,推进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
试点工程。
重点河流防洪治理工程。 推进伊洛河、史灌河、洪汝河、 沙颍河、 牛尾河、滏阳河、汾
河、唐白河、丹江河、 贾鲁河、涡河、惠济河、金堤河、徒骇河等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
工程; 加快淮河流域、海河流域等蓄滞洪区工程建设;实施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淮河流
域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及山洪灾害防治工程。
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推进郑州、洛阳、许昌、焦作、南阳、邯郸、邢台、蚌埠和毫州
(利辛县)等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
30
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等区域为重点,有序推进公共
停车设施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转型升
级, 提高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 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建
设与改造,提升公共供水普及率,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 支持在
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市供水服务向农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