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2017-01-03 来源:国家粮食局





四、产业布局
(一)成品粮油加工及主食产业化
加快粮油加工业调结构、去产能,以营养功能为重点,大力发展成品粮油适度加工和主食产业化。严格控制加工精度,提高产品纯度。
1.稻谷加工业。积极发展优质米、专用米、发芽糙米、改性糙米、留胚米、免淘米、营养强化米及各类米制主食品等,鼓励生产和消费免抛光大米。在长江中下游、东北等稻谷主产区,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地区、海峡西岸等大米主销区以及重要物流节点,发展稻谷加工产业集聚区或集群,形成优质米、米制主食品、方便食品、米糠、稻壳和碎米等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鼓励大中型稻谷加工企业或与油脂加工企业合作,采用“米糠保鲜”“分散榨油”“集中精炼”等成熟技术发展米糠制油,利用稻壳发电或提取热能、生产环保材料。通过兼并重组或改扩建等,引导培育一批年处理稻谷20万吨以上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处理稻谷50万吨以上的骨干集团企业。
2.小麦加工业。积极发展专用粉、全麦粉、预拌粉及各类面制主食品等。在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主产区和津冀鲁、珠三角等地区,发展小麦加工产业集聚区或集群,优化新疆、甘肃、陕西、广东等特色食品区域产业布局,形成小麦粉、面制食品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培育一批年处理小麦50万吨以上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处理小麦100万吨以上的骨干集团企业。
3.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坚持多油并举,增加和改善国产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等食用油供应。积极开发米糠油、玉米油等,大力发展油茶籽油、核桃油、橄榄油、牡丹籽油、文冠果油、梾木果油等新型健康木本食用油,增加胡麻籽油、红花籽油、紫苏籽油等特色小品种油供应,积极开发起酥、煎炸等专用油脂。
(1)大豆油加工。鼓励东北地区利用国产大豆生产大豆油、蛋白等产品。(2)菜籽油加工。在湖北、四川、安徽、江苏等油菜籽主产区,升级改造特色双低油菜籽加工;在贵州、青海、陕西、甘肃等西部油菜籽集中产地,升级改造油菜籽油加工;推广菜籽膨化制油、负压蒸发、热能自平衡利用、低消耗蒸汽真空系统等技术,提高菜籽蛋白利用价值。(3)花生油加工。在山东、河南、河北和广东等省,发展高含油花生加工,改扩建一批年处理5万吨及以上的花生油加工项目;适度开发花生蛋白制品,形成花生加工产业集群。(4)棉籽油加工。在新疆、湖北、河北等棉籽主产区和山东、河南、安徽、湖南、江苏、陕西等棉籽集中产区,升级改造一批棉籽油加工项目,并淘汰落后产能;开发用于煎炸食品的专用棉籽油,推广棉籽脱酚技术,提高棉籽蛋白利用价值。(5)玉米油加工。在鲁豫冀、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玉米加工带,发展玉米胚鲜榨加工,改扩建一批玉米油加工项目。(6)油茶籽油加工。在湖南、江西、广西等油茶籽主产区,改造提升油茶籽加工项目,支持企业配套建设原料基地。
4.主食产业化。开发适宜不同消费群体、不同营养功能、不同区域的优质米粉(米线)、糙米粉、米粥、馒头、挂面、鲜湿及冷冻面等大众主食品和区域特色主食品及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丰富常温、冷冻冷藏营养型主食品种和方便食品,提升安全性、方便性、即食性。创新主食流通方式,提高配送能力。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市)发展优质面制主食品产业化示范基地;在上海、湖南、安徽、广东、江西、湖北、云南、四川和广西等省(区、市)发展优质米制主食品产业化示范基地;在内蒙古等地发展薯类主食加工示范基地;在玉米主产区积极开发玉米主食品和方便食品,大力倡导推动玉米主食消费。
5.杂粮加工业。积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产业,提高杂粮、豆类的适口性、营养性和方便性,加快推进杂粮食品工业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在西北、西南地区建设荞麦、青稞主食品加工基地;在西北、内蒙古等地区建设燕麦片、燕麦米、燕麦主食等加工基地;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建设谷子、糜子、杂豆类主食面粉和红小豆、绿豆等杂豆加工基地;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区建设高粱米和高粱等主食面粉加工基地。
6.薯类加工业。积极开发馒头、面条、面包等大众马铃薯主食品,推进马铃薯饼、馕和年糕等地域特色主食品,以及菜肴等多样化方便食品开发,研发薯片、薯条等新型休闲食品,以及马铃薯膳食纤维等功能性产品,适度发展马铃薯全粉和淀粉、甘薯粉丝等。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等马铃薯、甘薯主产区,重点完善薯类收购、储运销售与流通体系,建立一批特色突出的加工基地。
(二)深加工转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在确保口粮、饲料用粮和种子用粮供给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玉米等粮食深加工,促进库存陈粮深加工转化,推动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带动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
1.玉米深加工业。鼓励玉米深加工企业拓展有效消费新途径,明显提高玉米深加工转化率。深入挖掘玉米的食用价值、饲用价值、工业价值和能源价值,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氨基酸及核苷、新型有机酸、淀粉糖、多元醇、新型酶制剂等功能性新型发酵制品,以及食用、造纸用、纺织用、精细化工用特种变性淀粉等,鼓励发展聚乳酸等生物基和生物降解材料。东北三省一区、黄淮海等主产区要加大推动对玉米加工淀粉及淀粉糖、酒精、味精、柠檬酸等产品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环保达标和清洁生产情况核查力度,鼓励行业技术进步创新和改造升级。全面抓好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和水耗,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发展。鼓励通过合作联营等激活闲置产能。打造一批绿色环保、资源节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园区或集群。综合利用玉米芯、玉米秸秆,发展玉米“全株产业”。建立质量安全不达标粮食定向加工转化机制,适度发展燃料乙醇,保障食(饲)粮品质安全。
2.大豆食品加工业。积极开发大豆新食品新领域,明显提高大豆制食品的比重。加快推进豆粉类、发酵类、蛋白类等新兴豆制品产业化,以非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生产功能性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组织蛋白和传统豆制食品等,加快开发改性大豆蛋白、活性蛋白粉、大豆肽粉等新兴食品基料。鼓励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和黄淮海等大豆主产区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非转基因大豆食品深加工,加强大豆蛋白加工副产物和废水综合利用;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主销区,提高食品专用豆加工产品的比重,发展建设一批大豆食品深加工基地。
3.粮油副产物综合利用。依托大型企业大力发展米糠制油和米糠多糖类活性物质,利用碎米、米胚加工米粉、米线、高品质米蛋白、高纯度米淀粉等食品或食品原料。重点开发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活性物质等食品配料和营养健康食品新技术,开发小麦麸皮功能保健产品、小麦胚油和小麦胚食品。加大玉米加工副产物如玉米浸泡水、玉米皮、蛋白粉等生物转化生产多糖、生物饲料酵母产品、益生元、膳食纤维、玉米黄色素、玉米肽等。充分利用稻壳和油料皮壳发电、生产白炭黑、活性炭和助滤剂等,推动秸秆等纤维素乙醇产业示范。
(三)以粮油为原料的饲料加工业
提高饲料原料保障能力和加工水平,发展安全高效环保饲料产品,引导饲料生产企业增加玉米饲用消费。强化科技创新,提高饲料用粮转化利用效益,开发高效生物转化和精准营养调控配方技术,为有效消化库存粮食等提供技术支持。对粮油、食品加工副产物如饼粕、糟渣等进行优质化处理,缓解我国蛋白饲料原料不足压力。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重点发展高档次、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的饲料;在中部地区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饲料加工业,促进粮食等饲料资源就地转化增值;在东北等地区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草产业,稳定发展浓缩饲料产品,支持发展青贮玉米;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浓缩饲料。
(四)粮机装备制造业
以专业化、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绿色环保、安全卫生为导向,发展高效节粮节能营养型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特色杂粮等加工装备,提高关键设备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智能化水平,支持建立高水平的粮机装备制造基地。鼓励研发全自动主食方便食品加工、特色杂粮、木本油料加工、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定制机器人应用、智能工厂、立体仓库,粮食收购现场质量品质快速检测及质量控制设备、智能仓储及输送等关键设备。在江苏、湖北、浙江和湖南等省重点发展稻谷加工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在广东、广西、上海、湖北、河南、江苏等省(区、市)发展米粉(米线)、方便米饭和挂面、馒头加工成套设备;在江苏、河北、河南和陕西等省发展小麦粉加工、面制品、焙烤食品、速冻食品等成套设备;在江苏、湖北、河南等省发展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成套油脂装备;在江苏、安徽、河南等省重点发展粮食仓储、物流、烘干等装备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财税引导扶持政策
研究利用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系机制,支持开展优质特色专用粮食产业试点示范和深加工转化与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粮食产业发展基金。落实加工企业最低最高库存制度,建立“粮食安全社会责任企业机制”,充分发挥骨干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加工转化以及市场供应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地方储备粮或成品粮油动态管理及轮换与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对接机制。探索开展优质专用特色粮食产业化试点,实行订单生产,分品种专收专储和分级管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通过现有政策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重大节粮技术改造升级、特色粮食产业加工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创新等提供支持。
落实减轻企业负担各项规定。争取粮油初加工生产环节用电享受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优惠政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规定加计扣除。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