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实施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紧扣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研究提出了“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总体布局和政策措施,是指导今后五年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突出目标和问题导向,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全方位推动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深化水利改革、强化依法治水、加强科技兴水;以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增强防汛抗旱减灾和水资源配置能力为重点,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以江河流域系统整治和水生态保护修复为着力点,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水安全保障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包括8个方面:一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二是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三是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四是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和供水能力;五是进一步夯实农村水利基础;六是加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七是优化流域区域水利发展布局;八是全面强化依法治水、科技兴水。
《规划》强调,“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任务重、要求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健全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顺利有序实施。
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
公开稿
水利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直接关
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
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
重视水利工作,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水安全
上升为国家战略,实行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了加
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制定了水污染防治行
动计划,水利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治水兴水进入一个新
的阶段。五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全
面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得到加强,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
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是加快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五年。随着经济社
会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水旱灾害频发等老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的同时,水资源短缺、
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更加凸显,新老水问题相
互交织,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和
面临的突出安全问题。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升国家水安全
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需要统筹谋划好“十三五”
时期的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
II
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国家关于“十三五”规
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住房
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以
下简称《规划》)。《规划》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
个奋斗目标,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研究提出了“十三五”
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总体
布局和政策措施。
本《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i
目 录
前 言............................................................................................. I 一、发展基础.................................................................................1
(一)主要成就.....................................................................1
专栏 1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5
(二)发展形势.....................................................................6
二、总体要求.................................................................................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9
(三)主要目标...................................................................11
专栏 2 “十三五”水利发展主要指标................................12
三、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13
(一)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13
(二)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节水.......................................... 15
(三)建立健全节水激励机制.......................................... 16
(四)培养公民节水洁水意识.......................................... 17
四、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18
(一)改革完善水治理体制...............................................18
(二)全面推进水价改革...................................................19
(三)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制度.......................................... 19
(四)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20
ii
(五)深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 21
五、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22
(一)完善江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22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24
六、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和供水能力.......................................... 25
(一) 提高城市排水防涝和防洪能力............................25
(二) 完善城市供水结构................................................26
(三) 加强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27
七、进一步夯实农村水利基础.................................................. 28
(一)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28
(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29
(三)有序发展小水电.......................................................29
八、加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 30
(一)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30
(二)科学确定和维持河湖生态流量.............................. 31
(三)加强重点河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 31
(四)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32
(五)加强地下水保护和超采区综合治理...................... 32
(六)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33
九、优化流域区域水利发展布局.............................................. 33
(一)加强重要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 34
(二)强化“三大战略”实施的水利支撑...........................36
iii
(三)着力推进水利扶贫攻坚.......................................... 38
十、全面强化依法治水、科技兴水.......................................... 39
(一)全面加强水法治建设...............................................39
(二)切实加强涉水事务管理.......................................... 40
(三)强化水利科技创新...................................................41
十一、环境影响评价...................................................................43
十二、保障措施...........................................................................49
(一)加强组织领导...........................................................49
(二)落实目标责任...........................................................49
(三)深化前期工作...........................................................50
(四)提高质量效益...........................................................50
(五)凝聚社会力量...........................................................51
1
一、发展基础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相继作出加快水利改
革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一系列
决策部署,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治水理念不断升华,治
水兴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五年来,重大水利等工程建设全
面提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实施,水生态环境稳步
改善,水利改革深入推进,圆满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
和任务,投资规模大、建设进度快、改革力度强、综合效益
好、群众受益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发
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治水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防汛抗旱减灾取得重大胜利。成功应对了 2012 年长江
三峡水库建库以来最大洪水、黄河上游干流洪水和 2013 年黑
龙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的流域性大洪水,有效防御了“菲
特”“海燕”“威马逊”“苏迪罗”等强台风和洪涝灾害,最大
程度减轻了 2011 年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大范
围严重干旱影响,以及 2014 年黄淮、华北和西北干旱损失。
全国防洪减淹耕地近 1.86 亿亩,累计避免城市进水受淹 551
座次,解决了 7000 多万城乡居民因旱临时饮水困难,完成抗
旱浇地面积 12.9 亿多亩。与“十一五”相比,洪涝灾害死亡
失踪人数、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分别减少 64%、38%、
2
28%,因洪灾死亡失踪人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
2、重大水利等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国务院确定的 172 项
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 85 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
水,大江大河大湖防洪体系、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
完善。全面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任务,3.04
亿农村居民和 4133 万农村学校师生喝上安全水,农村饮水安
全问题基本解决。实施了 156 条主要支流和 4500 多条中小河
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推进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基本建
成 2058 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推进
大中型灌区、大型灌排泵站改造与建设,加快东北节水增粮、
华北节水压采、西北节水增效、南方节水减排等区域规模化
高效节水灌溉,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
业大县。继续推进牧区水利建设。实施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
和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建设。“十二五”期
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总投资达到 2 万亿元,年均投资 4000
亿元,是“十一五”年均投资的 2.9 倍。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制定并落实水资源
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
线”,并将指标逐级分解到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建立水资源管
理责任制,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开展 53 条
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制订工作。开展大型煤电基地、城市
新区等规划水资源论证,强化重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
3
定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方案并启动水量调度工
作,继续推进黄河、黑河、塔里木河、石羊河等重点流域水
量统一调度。制定《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完成全
国重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提出了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启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按照《地表水环境质
量评价标准》,2014 年全国 175 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
或优于Ⅲ类标准的占 98.8%。
4、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开展了 105 个全国水生态
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加强河湖生态补水和重要江河水量
调度,实施引江济太、珠江压咸补淡、南四湖和白洋淀应急
补水等,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强化地下水保护和管理,完
成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汾渭
盆地等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开展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
治理试点,启动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推进长江上中游
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和生态清洁
小流域建设。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主要水质指标
明显改善。塔里木河近期治理、石羊河重点治理任务基本完
成,加强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得
到初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