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说明: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UNCCD
前 言
第一部分 导言
第1条 用语
第2条 目标
第3条 原则
第二部分 总则
第4条 一般义务
第5条 受影响国家缔约方的义务
第6条 发达国家缔约方的义务
第7条 非洲的优先地位
第8条 与其他公约的关系
第三部分 行动方案、科学和技术合作以及支持措施
第l节 行动方案
第9条 基本方法
第10条 国家行动方案
第11条 分区域和区域行动方案
第12条 国际合作
第13条 拟订和实施行动方案方面的支持
第14条 拟订和执行行动方案方面的协调
第15条 区域执行附件
第2节 科学和技术合作
第16条 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
第17条 研究与发展
第18条 技术的转让、获取、改造和开发
第3节 支持措施
第19条 能力建设、教育和公众意识
第20条 资金资源
第21条 资金机制
第四部分 机构
第22条 缔约方会议
第23条 常设秘书处
第24条 科学和技术委员会
第25条 机构和组织网络
第五部分 程序
第26条 提交信息
第27条 解决执行问题的措施
第28条 争端的解决
第29条 附件的地位
第30条 《公约》的修正
第31条 附件的通过和修正
第32条 表决权
第六部分 最后条款
第33条 签署
第34条 批准、接受、核准和加入
第35条 临时安排
第36条 生效
第37条 保留
第38条 退约
第39条 保存人
第40条 正式文本
附件一 非洲地区执行附件
附件二 亚洲区域执行附件
附件三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区域执行附件
附件四 地中海北部区域执行附件
前 言
本公约各缔约方,
申明在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时,受影响或受威胁地区的人类是受关注的中心,
意识到国际社会,包括各国和各国际组织,迫切关注荒漠化和干旱的有害影响,
了解到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合计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很大一部分,而且是地球上很大一部分人口的居住地和生计来源,
承认荒漠化和干旱是全球范围问题,影响到世界所有区域,需要国际社会联合行动,防治荒漠化和/或缓解干旱影响,
注意到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高度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并注意到这些现象在非洲造成了特别悲惨的后果,
还注意到荒漠化的成因是各种自然、生物、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
考虑到贸易及国际经济关系的有关方面对受影响国家充分防治荒漠化的能力造成的影响,意识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消灭贫困是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优先任务,对可持续能力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铭记荒漠化和干旱经由与贫困、健康和营养不良、缺乏粮食保障、以及由移民、流离失所者和人口动态所引起的重大社会问题的相互关系而影响到可持续发展,
赞赏以往各国和各国际组织在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方面,特别是在实施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问题会议制订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行动计划》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经验的重大意义,
认识到尽管过去已作出了努力,但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方面的进展未达预期效果,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在所有各级推行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确认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各项决定,特别是《21世纪议程》及其第12章的正确性和适切性,它们为防治荒漠化奠定了基础,
为此重申发达国家在《21世纪议程》第33章第13段的承诺,回顾大会第47/188号决议,尤其是其中给予非洲的优先地位,并回顾有关荒漠化和干旱的所有其他联合国决议、决定和方案,以及非洲国家和其他区域国家的有关宣言,
重申《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其中原则2申明,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拥有按照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
承认各国政府在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方面的进展取决于行动方案在受影响地区的当地实施工作,
还承认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在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一步承认向受影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这类国家提供有效手段十分重要,即除其他手段外,实质性资金资源,包括新的和额外资金和获得技术的机会,否则它们难以充分履行根据本《公约》所作的承诺,关注荒漠化和干旱对亚洲中部受影响国家和外高加索所造成的影响,
强调许多受荒漠化和/或干旱影响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妇女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所有各级确保男女充分参与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方案的重要性,
强调非政府组织和其他主要群体在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方案中的特殊作用,
铭记荒漠化与国际和国家社会面临的其他全球范围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还铭记防治荒漠化有助于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其他有关环境公约的目标,
相信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战略只有基于完善可靠的系统观测和严密精确的科学知识并不断加以重新评价才能最为有效,
确认迫切需要提高国际合作效力并改善协调,以便推动国家计划和优先事项的执行,决心为今世后代的利益采取适当行动,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向.
兹协议如下:
第一部分 导言
第1条 用语
为本《公约》之目的:
(a)“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b)“防治荒漠化”包括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为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土地综合开发的部分活动,目的是:
(一)防止和/或减少土地退化;
(二)恢复部分退化的土地;及
(三)垦复已荒漠化的土地
(c)“干旱”是指降水量大大低于正常记录水平时发生的自然现象,引起严重水文失衡,对土地资源生产系统造成有害影响;
(d)“缓解干旱影响”是指与预测干旱有关并旨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减轻社会和自然系统易受干旱影响的活动;
(e)“土地”是指具有陆地生物生产力的系统,由土壤、植被、其他生物区系和在该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生态及水文过程组成;
(f)“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其中包括:
(一)风蚀和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
(二)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及
(三)自然植被长期丧失
(g)“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水量与潜在蒸发散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
(h)“受影响地区”是指受荒漠化影响或威胁的干旱、半干旱和/或亚湿润干旱地区;
(i)“受影响国家”是指其全部或部分土地为受影响地区的国家;
(j)“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指由一个区域主权国家构成的组织,它对本《公约》所涉事项拥有管辖权并按其内部程序被正式授权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本《公约》;
(k)“发达国家缔约方”是指发达国家缔约方和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