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汇总表
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盖章) 填表日期:
内容 |
检查对象 (责任单位) |
检查结果 |
保障措施 |
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 |
1.出台省级地方性法规 个、规章 个。 2.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责任制: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3.2014—2016年表彰、奖励 人。 4.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5.2014—2016年应急工作经费支出: 省级:2014年 万元、2015年 万元、2016年 万元; 地市级:2014年 万元、2015年 万元、2016年 万元; 县(区)级:2014年 万元、2015年 万元、2016年 万元。 |
预防与 应急准备 |
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 |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2.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3.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业队伍: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
4.制定卫生应急队伍装备要求和配备计划: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5.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6.卫生应急队伍培训:是□ 否□。 7.2014—2016年组织应急演练:省级 次、 地市级 次、县(区)级 次。 8.2014—2016年对公众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 省级 次、 地市级 次、县(区)级 次。 9.指定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监测的机构: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监测与预警系统运行正常: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11.设有定点医疗机构:省级 个、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无定点医疗机构的地市 个。 |
||
疾控机构 |
1.制定卫生应急工作制度: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2.制定卫生应急工作预案和技术方案: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3.制定卫生应急监测计划: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4.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监测及综合评价资料: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
|
医疗机构 |
1.完善应急管理制度的 家,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的 家。 2. 按规定预留应急救治床位、划设应急救治区域的 家。 3.2014—2016年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起,接诊伤病员 人次。 |
|
报告与 信息发布 |
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 |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制度: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2.2014—2016年共接到(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起,按规定报告 起,发生隐瞒、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起。 3.2014—2016年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向相关省份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件次。 4.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电话: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5.2014—2016年接到举报 起,调查处理 起。 6.2014—2016年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布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 |
疾控机构 |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2. 2014—2016年接到(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起,按规定报告 起,发生隐瞒、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起。 |
|
医疗机构 |
2014—2016年按规定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起,发生隐瞒、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起。 |
|
应急处理 |
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 |
1.2014—2016年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件次,启动应急预案 次。 2.2014—2016年应急办公室组织对辖区内应急处理工作督查指导 次,处置 件次。 3. 采取的控制措施:应急接种 次、预防性投药 次、其他 次。 |
监督检查 |
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 |
2014—2016年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罚 件,其中:警告 户次;吊销执业许可证 户;行政处分 人次;移送 件。 |
注:未标注时间要求的,以2017年检查数据为准。
填表人: 电话: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