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艾滋病防治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汇总表
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盖章) 填报日期:
内容 |
检查对象 (责任主体) |
检查结果 |
协调与 保障措施 |
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 |
1.出台地方性法规 个、规章 个。 2.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3.制定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 :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4.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5.2014-2016年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成绩显著和贡献进行表彰奖励 个单位、 人次。 6.实现质控与采供血机构监测阳性人员信息共享 是□ 否□。 7.2014—2016年给予因公感染、致残、丧失劳动力、死亡人员的补助抚恤金额: 省级 万元,地市级 万元,县(区)级 万元。 8.制定并落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家属信息保密规定: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9.艾滋病防治专项工作经费:2014 万元,2015 万元,2016 万元。 10.艾滋病防治监督工作经费保障: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
宣传教育 |
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 |
1. 2014—2016年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2.开通艾滋病防治咨询服务电话: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
疾控机构 |
2014—2016年针对以下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进城务工人员 人次、吸毒人群 人次、其他人群 人次。 |
|
学校 |
1.开设艾滋病防治相关课程: 所高校、 所中职学校、 所普通中学。 2.组织艾滋病防治相关课外教育活动: 所高校、 所中职学校、 所普通中学。 |
|
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 |
1.2014—2016年组织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情况: 组织培训医疗卫生机构 个,共培训 人次。 2.省级制定艾滋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是□ 否□。 3.2014—2016年组织开展艾滋病专题调查:省级 次,地市级 次、县(区)级 次。4.省级政府确定放置安全套或设置发售设施的公共场所 是□ 否□。 5.出台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的文件 :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6.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 2014年 例、2015年 例、2016年 例。 7.因实验室工作感染艾滋病: 2014年 例、2015年 例、2016年 例。 |
|
疾控机构 |
1.截止到2016年底辖区内艾滋病患者 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2.2014-2016年疾控机构开展医学随访工作的 家,医学随访 人次。 3.开展艾滋病监测工作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
|
医疗机构 |
1.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而有临时采集血液行为的 家,其中进行艾滋病检测的 家。 2.医疗机构采集、使用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的 家,其中进行艾滋病检测的 家。 3.医疗机构使用进口人体血液、血浆、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的 家,有卫生计生主管部门批准文件的 家。 4.医疗机构使用进口人体血液制品的 家,使用的进口人体血液制品未经审批或未接受出入境检疫的 家。 |
|
采供血 机构 |
1.对采集的人体血液、血浆进行艾滋病检测的 家。 2.对检测结果为HIV阳性血液或血浆进行无害化处理的 家。 |
|
公共场所 |
1.放置安全套或设置发售设施的 个,放置宣传材料的 个。 2.从业人员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的 个。 |
|
治疗与 关怀救助 |
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 |
1.2014—2016年受理因医疗机构推诿或拒绝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其他疾病进行治疗的投诉 起。 2.指定提供免费咨询和初筛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 家。 3.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的有 个地市、 个县(区), 2014—2016年本辖区共提供 万元免费药物。 |
监督 检查 |
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 |
1.将《艾滋病防治条例》落实情况纳入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的: 省级 是□ 否□,地市级 个、县(区)级 个。 2. 2014—2016年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情况: 依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共处罚 件,其中:警告 户次;没收违法所得 户次,金额 万元;罚款 户次,金额 万元;吊销执业许可证 户;行政处分 人次;移送案件 件。 |
注:凡未标注时间要求的,以2017年检查数据为准。
填表人: 审核人: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