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模型室主任 娄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代表课题组汇报一下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6年秋季报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2016年中国经济分析。从GDP增速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总体平稳,但是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2016年我国GDP增速延续了这一发展趋势。从波动幅度来看,2016年一至四季度度我国GDP增速波幅更为平缓,属于小幅波动。从工业增加值来看,近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呈现于明显的阶梯性的特征。自2015年1月份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6年1-11月份,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总体保持平稳,依然处于这一发展阶段之中。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持续下滑,2012年一季度的22%逐渐下滑到2016三季度的7.1%,其中2015年一季度以前,民间投资增速显著高于固定资产整体增速,但是自从2016年一季度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的快速下滑,远远低于固定资产整体的增速。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模型室主任娄峰 中国网 宗超 摄
房地产投资增速2016年一季度大幅反弹,反复下降。根据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我国房子是用来住的还是用来炒的定调,可以判断房地产的投机行为在未来若干年内可能会有效抑制,从而带动房地产投资按照现在的趋势缓慢的往下走。无论从房地产投资来看还是从民间投资来看,意味着明年或者后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按照现在的趋势,是小幅下滑的态势。从信贷来看,2016年4月份以来,民间居民房地产贷款增速大幅上升,而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是显著下降。这既是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前透支,也意味着实体经济的中长期增速是动力不足。
从物价水平来看,近年来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保持低速运行,通缩压力不断减缓,然而自2016年以来,CPI和PPI背离的剪刀差迅速缩小,PPI快速上升,并于11月份返超CPI,尤其是今年9、10、11月份三月,无论是CPI还是PPI都呈快速上涨的趋势,意味着明年的通胀压力有所加强。这一点可以从GDP缩减指数也能看出来,也能验证一下。2016年一至三季度,GDP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域是GDP的缩减指数转正,而且呈一种加速上升的发展态势。
从就业指标来看,近期的就业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其中制造业的PMI就业指数持续处于荣枯线下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不断回落,但呈现出不断改善的发展趋势。非制造业的PMI就业指数11月份首次突破荣枯线,升至扩张区间,这表明非制造企业用工量有所增加,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从财政收入来看,今年1-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性放缓,财政支出增速显著增加,这是自2015年一季度以来,财政支出增速连续7个季度,也就是将近两年时间,持续高于财政收入增速,因此我国面临的赤字可能是迅速的增加。
2016年1-3季度,地方政府国有土地收入权出让金持续上升。从2015年二季度开始就持续上升了。而且由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占全国共有财产收入是40%左右,而目前的营改增和政府减税的背景下,说明如果明年的国有土地出让金不能维持这样的高速,就意味着明年公共财政收入可能是进一步下滑,这就说明明年的财政赤字可能会增加,财政赤字率会进一步上升。
从国际收支平衡来看,近年来,我国的跨境资本双向波动明显,尤其是2014年三季度以来,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已成为常态。外汇储备持续减少,美国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影响下,我国的用汇储备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
所以综上所述,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平稳,波动幅度减少。第二是通缩压力减缓,通胀因素急剧。第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民间投资基金过高,投资结构分化。第四是居民购房贷款增长过快,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下降。第五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但是外汇储备持续减少,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
根据宏观经济模型预测,2016年经济增速在6.7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实现初步年初预期的6.5-7.0的增长目标,继续保持在中高速适当的增长区间。
三个产业的增加值将分别增加3.0、6.0、7.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比上年大幅提高3.6百分点。三个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分别增长0.3、2.4和3.6个百分点,三个产业GDP贡献率分别为4.1%、36.5%、59.4%。第三产业贡献率已经连续六年提高,其作用和地位远远突出。预计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61.6万亿元,名义增长9.4%,实际增长10.4%,虽然增速比上年分别小幅回落0.4和1.4个百分点,但总体仍然保持了适中较快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1月份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开始大幅下滑,显著低于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增速,而且这两个缺口呈现进一步的扩大趋势。这是近六、七年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值得关注。
根据预测,201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3.1万亿元,名义增长10%,增速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从内需结构上看,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7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6个百分点,达到了2001年来的最高水平。以美元计价,预计2016年我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9.5%和7.2%,增速比上年分别回落6.7和6.8个百分点,将继续保持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的格局,预计全年货物贸易顺差为5910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2016年CPI上涨2.0,涨幅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总体依然处温和上涨状态。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1%,增幅比上年减少3.1个百分点,GDP缩减指数由负转正。值得注意的是M1的增速大幅回升,预计快速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将进一步拉高劳动力成本,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加强,意味着下降的通胀因素在不断急剧。
今年对秋季预测报告做了两方面的创新,第一把年度预测改为季度预测,因为季度预测包含的更多的经济信息。比如同用的年度GDP增速,一个是逐级上升和逐级下滑的GDP发展趋势所包含的经济信息及对应的财政货币政策显著不同,所以我们今年要把年度预测改为季度预测。
第二是利用经济系统模型、CGE无模型、和DSCE模型等进行相关政策模拟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政策模拟是一种广义上的预测,是经济预测的延伸和拓展,与中国宏观经济预测课题研究的目的相一致。二是社会需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和性特征。国家的宏观调控难度增加、压力加大,这种形势下,企业和民众对国家将出台什么样的政策、这些政策将引起什么样的问题和结果日益关注。
因此本报告为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开始尝试选择已经实施或即将出台的调控政策,利用适当的模型进行政策模拟分析。根据我们的模型,预测2017年第一季度、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速分别为6.5、6.5、6.4、6.4,2017年全年GDP增长6.5左右,比上年略为减少0.2个百分点。从定性的因素上看,这种预测结果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的现实情况相一致。我们的预测中,从供给侧的生产要素之需求侧的外部环境、投资、消费、信贷、微观层面、信心指数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验证型论述。
根据我们的预测,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67.1万亿元,名义增长8.9%,实际增长8.7%。整体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小幅下滑。2017年消费者零售总额将达到36.2万亿元,名义增长9.5%,实际增长8.8%。下降的幅度逐渐收窄。2017年CPI为2.2,依然处于温和上涨状态。2017年CPI为1.6,由负转正,通胀压力逐渐显现。这是2016-2017年主要指标的一些预测。
我们是基于可计算一般模型做了两个政策模拟。这些政策模拟的背景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是由要素驱动转向由科技驱动,这种观点已经达成共识。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61次提到了创新,明确提到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目标值。为了分析或者预测在这种背景下科技政策、税收政策的一些作用,我们就从经济系统的角度,根据最新的投入产出表和我国科技研发的投入现实特征编制了“中国科技核心矩阵,贡献出中国的合身矩阵和机一般的军用模型,做了关于财政税收和科技研发相关政策的研究。政策模拟量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提高企业所得税10%的税率,所得税率提高10零售,保证政府的储蓄不变,即增加税收R&D研发支出,并假定全要素生产率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提高这样的假设背景下,模拟的结果显示,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实际GDP和名义GDP分别增长2.0的百分点和0.38个百分点,这项政策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从贸易上看,进口额出口分别提高1.88和1.68个百分点,说明该项政策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水平。
该政策下,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0.87个百分点,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强度则下降1.13,说明虽然政策会增加各种石化能力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会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有所降低,从而有利于我国的节能假牌。另外,该政策下社会福利水平增加,说明该政策总体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有利于我国的社会和谐发展。
在类似的背景下,提高企业所得税税率的10%,用于增加R&D研发,但是假定全要素生产率是不变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结果显示我国的实际GDP几乎是不变,但是GDP价格指数反而提高0.4个百分点,说明该政策不能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反而会导致我国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贸易上看,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将略为增加0.07和0.06个百分点,说明该政策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影响甚微。该政策下,我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有所减少,说明该政策总体有损于社会总福利,不利于我国的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若是研发政策不能有效地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激情,或者理论研究与现实相脱节,研究成果不能转化实际生产力,那么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所得税税率,不利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反过来看,即使不考虑企业所得税对科技研发的促进效应,减少企业所得税也是利大于弊,明年春季我们计划将利用动态的模型来模拟分析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对宏观的影响,明年秋季我们将模拟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同时开开征房地产税复合政策的作用影响,这是更接近现实的政策模拟。这是两方面的模拟结果。
政策模拟和建议,根据以往的传统,这个报告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了系统分析。总的建议分为三大部分:第一,要加强惩罚力度,完善科技创新收益分配机制。第二,降低宏观赋税为中心,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第三,保持流动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进入风险防范。这方面还有专家要论述,我就不过多展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