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增强企业分担能力。推进“企业成长工程”,实施“主导
产业骨干企业倍增计划”,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积极履行
社会责任,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燕京啤酒宜城有限公司、嘉施利肥
业公司、万众纱业公司等企业不仅是纳税大户,职工养老保险缴费
率也达到 90%以上。实行职工公寓建设补贴,鼓励企业自建职工公
寓,纳入全市公租房统一管理,政府每平方米补助 100—200 元。
比如,粤宜高科建设了 11091 平方米的职工宿舍,解决近 300 员工
住宿问题,市政府给予建房补助 110 万元。
三是增强个人分担能力。第一,增加农业经营收入。立足农业
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农民围绕特色型、科技型、
生态型、品牌型、创汇型“五型”农业发展粮油、蔬菜、畜禽、苗
木、食用菌五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孔湾镇是蔬菜生产特色镇,
全镇平均每年外销蔬菜 7500 吨,农民户均增收 1500 元。第二,增
加务工经商收入。通过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加强培训促进就业、政
30
策扶持鼓励创业,让劳动力人口有就业机会、就业岗位和就业收入。
雷河镇七里村邻近水晶产业园区,村民通过参加市人社局免费开展
的水晶加工技能培训,农闲时节到水晶生产企业打工,每月人均工
资 3500 元以上。第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稳步推进农村宅基
地等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统筹土地整治,全市可新增耕地面积 5 万
亩,复垦后的耕地交由农民耕种,按每亩 2000 元/年收益计算,增
加收入 1 亿元,人均增收 260 元以上;农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后,
通过抵押、转让、出租等,可盘活宅基地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
二、主要成效
(一)助推了经济增长。政府、企业和农民个人市民化成本分
担能力增强,促进了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就业创业,满足了农产
品深加工、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水晶制造等劳动密集
型产业的用工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生力量。水晶加工是宜城
承接浙江沿海转移的产业,不到 4 年时间,产业规模已经跃居中西
部地区第一。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水晶加工企业 140 多家,产值突破
百亿元,吸纳就业人员 1.5 万人,其中外来员工 5000 多人。
(二)撬动了投资增长。鲤鱼大桥、中医医院迁建、城区截污
干管等一批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项目建设,不仅完善了
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市环境,也增强了宜城招商引资的吸引力。2016
年 10 月荣获 2016 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全国中
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称号。由于看好宜城的投资环境和
发展潜力,2016 年 11 月广东猛狮新能源公司与宜城市政府签署协
31
议,计划投资 30 亿元,建设年产 5GWH 锂电池及电池研究中心项
目;投资 58 亿元,建设 600MWP 光伏发电、200MW 风力发电、
200MWH 储能电站项目,并根据市场和国家政策,优先在宜城投资
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2016年全市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
同比增长 20 %,在连续两年获评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先进县市
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三)刺激了消费增长。2015 年以来,全市新增城镇常住人口
4.2 万人,带动了住房、家电、餐饮、汽车等方面的消费。全市销
售商品房 12000 多套,其中 70%以上的购房对象是进城农民;每月
新购买小汽车上牌数量约 700 辆,每百户家庭小汽车拥有数量 23.5
台,在襄阳市各县区名列榜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6 年预计
达到 105 亿元,同比增长 12.6 %。
32
湖北省仙桃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案例
仙桃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将打造国家
新型城镇化示范市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深化户籍制
度改革,加强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建设产城融合、城乡结合的小城
镇,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