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率显著提高。2015 年末,洛阳市常住人口 674.3
万人,较上年净增 6.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355.02 万人,比 2014
年增加 14.78 万人。2010—2015 年,洛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
44.33%上升到 52.65%,五年提高 8.32 个百分点,年均提高 1.66 个
百分点。
(二)城镇户籍人口大幅提升。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7 月,
洛阳市中心城区及下辖县城和建制镇共落户 77127 人,其中,县城
69
和建制镇共落户 35929 人,中心城区共落户 41198 人,中心城区落
户数量超过了县城和建制镇。
(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全市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受
市民待遇。城镇落户的居民享有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子女入学及住房保障等 12 项基本权益和机动车驾驶证、
出入境证件办理等 6 项便利。在全省率先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
共服务政策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7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案例
近年来,柳州市以改革突破体制障碍,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持续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投入,着力解决与人口聚集息息相关的
民生问题,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夯实产业发展
基础,让农业转移人口切实融入城市、安居乐业,成为新型城镇化
的建设者和发展成果的分享者。
一、主要做法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柳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
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进城
落户的户籍准入条件,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
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比率。加快实施居住
证制度,截至目前,累计受理发放居住证 50.9 万本。
(二)创新推动住房建设。为确保新入城人员和既有市民低收
入人群有房住,住得舒心、住得放心,柳州出台了《柳州市公共租
赁住房管理办法》,将廉租房、公租房并轨管理,统一管理模式、
统一租金标准,统一退出机制。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有效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
(三)加快公共服务共享。柳州出台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
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使农业转移人口与本地市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
务。一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转移人口子女就地接受义
71
务教育。从 2014 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三年攻坚计划,三年投入
19 亿元,新增小学 16 所、914 个班级,新增初中 7 所、568 个班级;
取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建设费、赞助费、借读费、报名费
等入学门槛费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全市已形成
16 个义务教育办学集团,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作用,不断
缩小义务教育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二是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体制
配套改革,极大缓解了转移人口“看病难”问题。实行公立医院药
品零差率销售,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以及节
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方式,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推行分级诊疗制
度,成立了市人民医院、工人医院等多个医联体,初步实现了老百
姓“小病不出乡镇或县域、大病不出柳州”即可享受到优质医疗服
务。
(四)持续推进产城融合。柳州出台了《柳州市农民工创业担
保贷款实施办法》,培育定点职业培训机构 29 个,中等职业教育学
校 26 个。柳州成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试点”,
同时柳州突出抓产业集聚发展,努力增强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每年
财政安排 3.86 亿元专项支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
业以及中小企业发展,2016 年 10 月,柳州获得“国家产城融合示
范城市”称号。
(五)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柳州大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每年
投入绿化美化资金 2 亿元以上,大力实施“生态花园,五彩画廊”、
“绿满龙城”等工程,2012—2015 年连续四年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
72
城市前 20 强。柳州现有 24 万株洋紫荆花树,是中国紫荆花树种植
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城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实现了“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好效益。柳州着力建设全国“公交都市”,
积极倡导低碳出行,在广西率先开通了 BRT 快速公交、水上公交、
公共自行车、慢行步道,有效解决市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
题,“低碳出行”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首选。完成了 2155 个公
共领域免费 WiFi 接入点建设,柳州成为广西首个无线网络城市,
深受市民欢迎。
二、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率大幅提高。目前,柳州市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
口近 11 万人,是广西唯一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城市,也是西
部省、市、自治区中少数几个人口净流入城市之一。柳州市常住人
口城镇化率由 2010 年的 55.1%提升到 2015 年的 62.1%,户籍人口
城镇化率从 2010 的 32%提升到 2015 年的 48.3%,均位列广西第一。
(二)住房保障惠及面更广。截至 2016 年,开工建设各类保
障房累计约 12.3 万套,累计建成约 7.5 万套,柳州城镇居民住房保
障覆盖面达到 21 %,共解决超过 35 万人的住房问题,保障性安居
工程开工率排名持续保持在广西前列。重点实施改制企业职工危旧
房集中区改造工程,累计投入超过 105 亿元,惠及全市 97 家改制
企业和 13000 多户职工家庭。
(三)教育资源分配更趋合理。2016 年秋季学期市区小学招收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7398 人,占总人数的 36.60%;市区初中招
73
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6892 人,占 34.86%。“县属轮教”制度
让各县、区学校之间每年安排 10%的专任教师轮岗交流。同时,对
全市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四)医疗社保惠及更多新市民。新农合参合人员在乡镇卫生
院和村卫生室的门诊量占全市新农合门诊量比例达 52.55%,全市城
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 91.37 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
保人数为 151.64 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 85%以上。
在市、县区设立农民工综合服务机构 113 个,给予 1500 多家企业
稳岗补贴 1.17 亿元。
(五)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先后投入 500 多亿元用于环境
治理和节能减排,柳州从全国四大酸雨区之一嬗变为现代宜居城市,
赢得了“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美誉,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全市累计培训农民工 12.5 万人次,累计帮助
1.5 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全市实现创业 8 万多户,带动就
业人数 20 多万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