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规划》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林山青副局长:《规划》定位为“十三五”时期海洋计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规划任务部署,按照“十三五”期间海洋事业总体安排,围绕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战略需求,完善海洋计量体系,推进形成“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路通行”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海洋计量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支撑和先行保障作用。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末的总体目标是海洋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壮大海洋经济、保护海洋资源环境、加强海洋公共服务和维护海洋权益中发挥重要的技术基础和保障作用,并提出了海洋计量科技基础更加坚实、海洋计量服务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海洋计量体系和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和海洋计量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等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同时,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规划》明确提出制修订15项以上海洋计量技术规范、检定校准能力覆盖80%以上的海洋专用仪器设备、现场校准覆盖95%以上的海洋观(监)测台站,海洋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获证机构现场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记者:《规划》确定了哪些任务?
林山青副局长:《规划》对“十三五”时期海洋计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主要任务的设定与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主要任务基本保持一致,在落实国家计量政策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海洋计量工作实际情况,既要满足海洋工作对计量的需求,又要实现海洋计量创新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海洋计量的五大任务:一是推进海洋计量科技基础研究,二是加强计量检测服务与监督,三是健全海洋计量体系,四是加强海洋计量检测能力建设,五是提升海洋计量国际化水平。其中,针对海洋计量工作的重要定量指标,《规划》还设置了4个专栏,对海洋计量标准装置研究、海洋标准物质研制、海洋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和量值溯源能力建设的重点进行精准定位,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记者:为贯彻落实《规划》,国家海洋局今后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加以推进?
林山青副局长:《规划》围绕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海洋计量工作现状问题和形势需求,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海洋与计量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国家海洋、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与有关涉海部门建立健全海洋计量工作协调机制,各沿海地方海洋、计量行政部门把海洋计量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相关规划中。二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财政经费、国家重大专项和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解决海洋计量科技研究和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契机,加强海洋计量政策成就宣传和基础知识普及教育,提高海洋计量意识。四是强化评估考核,做好《规划》任务分解和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确保《规划》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