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12-07 来源:发改委网站
   (三)优化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 
础,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适宜性农业,提高农 
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匹配度,构建科学合理、专业化的区域生产 
格局。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落实到具体地 
块,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 
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 
产现代化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核心产区和供给基地。继续实施全 
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提升800 个产粮大县粮食 
生产能力,扩大东北大豆种植,巩固新疆棉花、广西和云南甘蔗、 
长江流域油料等生产能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 
济作物、山地牧业、木本油料、林果业、食用菌、中医药、林下 
经济等。按照环境容量和粪污消纳能力,优化畜牧业养殖布局, 
合理控制南方水网密集地区生猪养殖,促进草原牧区草畜平衡, 
发展南方草山草坡特色养殖。科学规划渔业发展空间,调减内陆 
和近海,开拓外海,发展远洋。 
   二、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一)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 
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65 亿亩。完成永久基本 
农田划定,优先将城镇周边和交通沿线的优质耕地、已建成的高 
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15.46 亿亩,并实现全面落地到户、上图入库。坚持耕地占补平 
                   17 
----------------------- Page 21-----------------------
衡数量与质量并重,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 
用。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 
机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全国耕 
地质量平均提高0.5个等级 (别)以上。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治理。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减缓黑土层流失。防治耕地重 
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推进受污染耕地安 
全利用。在重金属污染区、地下水漏斗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 
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用地养地相结合,逐步建立合 
理的耕地轮作体系和休耕制度。 
    (二)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快实施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推进工程节水,推广品种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等技术,发 
展水肥一体化。发展雨养农业,在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建设农 
田集雨等设施,推广地膜覆盖,扩大优质耐旱品种面积,严格限 
制高耗水农作物种植。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合 
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 
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完善农业水权制度,构建交 
易平台,加快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1 
保障农民在水权转让中的合法权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亿 
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 以上。 
    (三)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改进施肥结构和施肥方 
式,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动使用缓释、水溶、有机、生物 
肥料,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用量零增长。妥 
善解决镉、汞、砷、铬等重金属及抗生素、激素残留问题。推广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提高科学用药 
和绿色防控水平,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综合治理地膜污染, 
                    18 
----------------------- Page 22-----------------------
推进地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综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完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设施,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努 
力实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推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推动秸 
秆收储运输市场化运作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 
原料化应用。 
   三、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一)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兽药残留限量、 
产地环境质量、投入品安全使用、种养殖规范、产品分等分级、 
包装标识等生产规范和标准体系,到2020 年基本实现农兽药残 
留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同步。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创建一 
批果菜茶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落实生 
产者责任,努力实现农产品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加强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公共品牌、产品品 
牌、企业品牌,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推进产业化。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 
检验检测体系,构建全程覆盖、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格局,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及产地准出、市场准 
入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产地安全监测管理,严格管控农业投入 
品。在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环节,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 
管理,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建立全程可 
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健全风险监测 
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引领,强化农产品生 
产、加工、流通企业诚信意识和安全责任,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 
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19 
----------------------- Page 23-----------------------
   四、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一)完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统筹考虑全球农业资源条件、 
农产品供求格局和投资环境等因素,优化农业对外合作区域布 
局,深化与周边及非洲、拉美、中东欧等区域的农业合作,加强 
与北美、西欧、大洋洲等区域的农业合作,着力抓好与“一带一 
 ” 
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支持边境地区建设绿色有机果 
蔬生产出口基地。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与对话,积极参与 
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加强农业科技和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二)健全农产品贸易调控机制。加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信 
息收集、监测和分析,建立健全农业对外开放信息发布制度和预 
警机制。适度进口国内紧缺农产品,把握好农产品进口的规模、 
节奏和时机。优化重要农产品进口全球布局,推进重要农产品进 
口来源多元化,建立长期稳定的进口渠道。建立健全产业损害风 
险监测评估、产业安全保障、贸易救济和产业损害补偿机制。加 
强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和监管,打击农产品走私。 
    (三)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垦企业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的跨国 
粮商、流通商和农业企业集团。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农产品生产、 
加工、储运基地,打造全球农业全产业链。加强与国际农业企业 
的联合,促进农机装备、农兽药、化肥等领域的产能合作。择优 
扶持条件成熟、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发展跨境 
农业电子商务,打造优势农产品出口交易平台,巩固果蔬、茶叶、 
水产等传统出口优势,扩大特色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 
    (四)提高农业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农业领域外商投资环境, 
引导外资重点投向畜禽和水产品加工、农机装备制造、农业生态 
                   20 
----------------------- Page 24-----------------------
环境保护等领域。健全外资准入和安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准 
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争取和用好国际金融组织优 
惠贷款赠款和政府间合作项目支持,围绕我国农业重大发展战略 
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投向中西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 
区。 
           专栏4 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大工程 
   (一)养殖场标准化改造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 (小区)和水产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改善养殖条件, 
发展健康生态养殖。 
   (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因地制宜采取“养、退、休、轮、调”综合措施,推进工程、农艺、农机措施 
相结合,将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耕地及时 
退出耕种,对土壤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匮乏等不宜连续耕种的农 
田实行定期休耕。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粮豆轮作、粮经轮作、粮饲轮作等耕地轮 
作制度。 
   (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 
   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突出抓好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脆弱 
区、水资源开发过度区等重点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推广精准施肥施药技术和高效施肥施药机械,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高效低 
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等技术,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 
防统治,种植绿肥,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 
   (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在规模化养殖重点区域和种植业优势产区,支持畜禽粪污和秸秆收集、储存、 
转运、处理以及综合利用等设施设备建设,加快建设大型农村沼气工程,生产沼 
渣沼液等高效有机肥。在农膜覆盖量大和农药使用量大的地区,建设废旧地膜、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设施和网点。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疫病虫 
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实现各类追溯 
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农兽药残留量指标基 
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21 
----------------------- Page 25-----------------------
第五章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农民收入 
             持续较快增长 
   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 
农民创业就业环境,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