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态保护与修复呈现新局面。五年累计造林3000 万
1.08
公顷, 亿公顷的天然林得到有效管护,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
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
54%,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55 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
1980 16
面积年均减少 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年均减少 万公顷,
近一半湿地得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一定控制,农村人居环
境进一步改善。
(五)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进
一步深化,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超过3 亿亩。新型
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达到250 万家。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宅基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开展,国有
林区、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农垦改革等有序推开,农产品价格
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农村
社会治理制度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3
----------------------- Page 7-----------------------
专栏1“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规划目标值 2015年实际值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耕地保有量 (亿亩) 18.18 18.65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万亩) [4000] [7800]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54000 55000
棉花总产量 (万吨) >700 560
油料总产量 (万吨) 3500 3537
糖料总产量 (万吨) >14000 12500
肉类总产量 (万吨) 8500 8625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5 56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60 63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3 0.532
农村经济结构
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 (%) 36 28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2.2 2.2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8310 9387
农村基础设施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人口(亿人) [2.98] [3.04]
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 (万公里) [100] [100]
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 (万户) [800] [1794]
生态保护
森林覆盖率 (%) 21.66 21.66
森林蓄积量 (亿立方米) 143 151
1 “ ”
注: 、该表规划指标来自《全国农村经济发展 十二五 规划》。
2、农民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价格计算。
3 []
、 为五年累计数。
4
----------------------- Page 8-----------------------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因正
在发生深刻变化,既存在不少有利条件,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从有利条件看,一是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补齐农
业农村短板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
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将更加完善。二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
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
在孕育兴起,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强有
力的支撑。三是农村改革和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将进一步激发
农村发展活力,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持续动力。四是
“ ”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 一带一路 等战略的实施,有利于
更好地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优
化国内农业结构。
从困难挑战看,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玉米
等农产品库存积压和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供给不足并
存,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农业生产效益低而不稳,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
压力加大。二是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土资源紧张,部
分地区耕地基础地力下降明显,面源污染加重,拼资源、拼消耗
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速,专业型、技术型、
创新型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缺乏,谁来种地问题逐步显现,实现
农业持续发展任重道远。三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
“ ”
速放缓,持续大幅增加财政 三农 投入空间有限,促进农民工外
出就业和工资增长难度加大。四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乡
5
----------------------- Page 9-----------------------
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仍存体制性障碍,农村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依然薄弱,缩小城乡差距任务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