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要求,通过强化生态监管、完善制度体系,促使生态空间得到保障、生态质量稳中有升、生态功能逐步改善,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
环境保护部
2016年10月27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6年10月28日印发
附件
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
目录
一、全国生态保护基本形势....................................................................5
(一)工作进展................................................................................5
(二)主要问题................................................................................7
(三)机遇与挑战............................................................................8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9
(一)指导思想................................................................................9
(二)基本原则................................................................................9
(三)主要目标..............................................................................10
三、主要任务.........................................................................................11
(一)建立生态空间保障体系......................................................11
(二)强化生态质量及生物多样性提升体系..............................13
(三)建设生态安全监测预警及评估体系..................................15
(四)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体系..............................................16
四、保障措施.........................................................................................17
(一)完善法律法规......................................................................17
(二)健全体制机制......................................................................18
(三)强化科技支撑......................................................................18
(四)推动共同保护......................................................................18
—5—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现
制定《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依据环保部门生态保护的职能定位,提出“十三五”
时期全国生态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明确重点工作和任
务措施,指导各级环保部门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工作。
一、全国生态保护基本形势
“十二五”时期,各级环保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生态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在
示范引领、系统保护、综合监管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部分重点保
护物种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但总体上,我国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
根本扭转,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安全形
势依然严峻。
(一)工作进展
一是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带动效应明显。全国16个省份开展了生
态省建设,92个市、县(区)获得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命名,126
个地区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编制《全
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积极推动生态示范建设提档升级,制定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家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组织开展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的评选,
建立奖励机制,带动社会共建。
二是生态功能保护基础进一步夯实。完成全国生态环境变化调
查与评估(2000-2010年),印发实施《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
制定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在江苏、海南、湖北、江
—6—
西、重庆、沈阳等地开展划定和管控试点,天津、江苏发布实施生
态保护红线。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考核,在重庆、海南、陕
西、宁夏等地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试点,推动
优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在全国25个省份开展45
个流域生态健康评估试点。联合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国家生态旅游
示范区建设,确定了北京市南宫旅游景区等7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
区。指导浙江省仙居县、开化县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配合发展
改革委指导北京、青海等9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强化矿产资
源开发生态保护与监管,开展部分典型地区遥感调查和评估。
三是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得到加强。全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
区27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
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种类得到保护。规范和完善自然保护区晋升和调整的评审制度,联
合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
管理的通知》。完成400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卫星遥感监测,查处
一批涉及自然保护区的违法活动。推动中俄自然保护区的跨界合作。
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与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成立中国生
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发布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
行动计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与行动计划》),启动“联
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2011-2020)”(以下简称十年中国行
动),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成32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
护优先区域边界核定,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
物卷和脊椎动物卷”。积极推进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立法和
—7—
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履行《生物多
样性公约》及其《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多数省
份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机制,编制发布了省级生物多样性保
护战略与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