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持续演化激发着国家高新区的创业活力,创业“新四军”日益成为创业主群体,创新创业逐渐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价值导向和本质特征。2015年80%以上的国家高新区建立了创业投资引导机制;2015年147家国家高新区当年新增企业数与企业总数的比例平均值为20.1%,较2014年提升2.5个百分点;当年新注册企业中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型企业占园区当年新注册企业的37.0%,较2014年提升1.4个百分点。
三、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水平引领全国
国家高新区成为支撑国家创新投入的中流砥柱。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40%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和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147家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与园区GDP比例为5.6%)、研发人员密度(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为708.8人)分别为全国的2.7倍和14.6倍。
我国部分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国际一流。2015年以西安、中关村、深圳等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的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均较硅谷地区居住人口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但与国际先进园区相比,国家高新区吸引和凝聚国际人才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2015年147家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外籍常驻人才占比仅为0.4%,外籍常驻人才占比最高的苏州工业园为3.4%,而美国、加州、硅谷的出生在国外的居民占比分别为13.3%、27.1%和37.4%,说明国家高新区需要继续加强人才国际化工作力度。
国家高新区创新成果产出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147家国家高新区万人授权发明专利(42.2件/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4.8件/万人)分别为全国水平的9.2倍、8.7倍;同时2015年147家国家高新区的每万名从业人员授权专利是硅谷每万名居住人口授权专利(2014年为65.5件/万人)的1.9倍。
四、国家高新区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要载体。2015年147家国家高新区中属于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占高新区企业总数和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均在40%以上,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占国家高新区总体的比重均在30%左右,其中出口创汇占比高达61.4%。
国家高新区高技术服务业在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扩大就业方面贡献很大,尤其是对经济效益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2015年147家国家高新区的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约为高技术制造业的两倍,高技术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数增长率和上缴税额增长率分别为高技术制造业的3.2倍和5.2倍,且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整体利润率高出高技术制造业3.9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