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2016年11月10日
2015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及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
2015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169.9亿元,比上年增加1154.3亿元,增长8.9%;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1]之比)为2.07%,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37.7万元,比上年增加2.6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528.7亿元,增长9.3%;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1925.1亿元,增长8.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5.1%、10.8%和84.1%。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10881.3亿元,比上年增长8.2%;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136.5亿元,增长10.9%;高等学校经费支出998.6亿元,增长11.2%。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6.8%、15.1%和7.0%。
分产业部门[2]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50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7个,这7个行业的经费支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比重为60.8%;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在100亿元以上且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行业大类有9个(分行业情况详见附表1)。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5个,分别为江苏(占12.7%)、广东(占12.7%)、山东(占10.1%)、北京(占9.8%)和浙江(占7.1%)。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8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分地区情况详见附表2)。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15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7005.8亿元,比上年增加551.3亿元,增长8.5%;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98%。其中,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012.1亿元,增长3.9%,占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为43.0%;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993.7亿元,增长12.3%,占比为57.0%。
2015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
|||
|
财政科学 技术支出 (亿元) |
比上年 同期增长 (%) |
占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 (%) |
合 计 |
7005.8 |
8.5 |
— |
其中:科学技术 |
5862.6 |
10.3 |
83.7 |
其他功能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 |
1143.2 |
0.3 |
16.3 |
其中:中央 |
3012.1 |
3.9 |
43.0 |
地方 |
3993.7 |
12.3 |
57.0 |
注:本表中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统计范围为公共财政支出安排的科技项目。 |
附表1 2015年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 |
|||||
行 业
|
R&D经费 支出 (亿元) |
R&D经费投入强度 (%) |
行 业 |
R&D经费 支出 (亿元) |
R&D经费投入强度 (%) |
合 计 |
10013.9 |
0.90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794.5 |
0.95 |
采矿业 |
269.6 |
0.52 |
医药制造业 |
441.5 |
1.7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143.3 |
0.60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78.5 |
1.09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62.5 |
0.79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242.6 |
0.78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9.2 |
0.1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77.6 |
0.47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22.0 |
0.35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61.2 |
0.89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0.4 |
0.19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71.5 |
0.72 |
开采辅助活动 |
22.2 |
1.28 |
金属制品业 |
282.7 |
0.75 |
制造业 |
9650.0 |
0.97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632.6 |
1.35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16.0 |
0.33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567.1 |
1.58 |
食品制造业 |
135.4 |
0.62 |
汽车制造业 |
904.2 |
1.27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90.0 |
0.5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435.9 |
2.30 |
烟草制品业 |
20.8 |
0.22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012.7 |
1.46 |
纺织业 |
207.7 |
0.5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611.7 |
1.76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90.1 |
0.41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180.9 |
2.08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51.1 |
0.35 |
其他制造业 |
27.3 |
0.90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42.8 |
0.31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9.8 |
0.26 |
家具制造业 |
33.0 |
0.42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11.7 |
1.20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107.6 |
0.77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94.3 |
0.15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36.9 |
0.50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81.4 |
0.14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73.7 |
0.46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6.4 |
0.10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00.8 |
0.29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6.5 |
0.34 |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