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年8月23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
目 录
一、发展形势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1.大力提升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
2.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
3.强化学校语言文字教育
4.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二)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
5.推动语言文字信息化技术创新发展
6.加强语言资源建设
7.建设语言文字信息化平台
(三)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
8.提高保障国家战略和安全的语言文字服务能力
9.创新语言文字服务方式
10.服务特殊人群语言文字需求
(四)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11.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
12.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13.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语言文化交流合作
14.加强语言文化国际交流与传播
(五)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
15.加强语言文字法治建设
16.完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17.健全语言文字测评体系
18.强化重点领域语言文字监督检查
四、重点工程
(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
(二)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
(三)“互联网+”语言文字服务工程
(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与保护工程
(五)语言文字筑桥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创新工作机制
(三)推进队伍建设
(四)加强宣传教育
(五)强化科研支撑
(六)保障经费投入
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明确未来五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道路。“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普及率达到70%以上;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制度逐步完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进一步完善,为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语言资源保护开发取得进展,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和基础建设更加贴近国家发展需求;语言文字信息化进程加快;语言文字品牌活动广受关注,世界语言大会成功举办,汉语国际传播蓬勃发展,我国在世界语言文字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得到提升。这些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