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证清白 企业需建快速反应机制
除了消费者科学知识不足导致的认知误区和正确信息未能及时传播等原因,食品安全谣言部分源于商业利益的不正当竞争。对此,贾先德表示,食品产业的工作者从事的是一个良心的事业,打造一个好的消费环境,让每一个工作者能够安安心心创新研发,提供好的产品,呈现给所有的消费者,而不是每天东奔西跑,忙着辟谣。
“不可否认,部分谣言来自于同业的不正当竞争,比如直销行业的营销人员有一些不规范的说法,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信息的生产和传播。”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王汝华表示,目前在同业行业里已经建立一个应对谣言的联盟,形成了一套解决机制,同时企业也开始运用一些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去打击谣言,比如今年安利起诉了4个传谣的公众号,索赔一块钱,目的是通过判例明确谣言,要求对方做道歉、删除等等一些辅助措施。
王汝华表示,要想打败谣言,最重要的要企业打铁还需自身硬,视质量安全为生命。只有全行业从自身做起,真正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去除公众的忧虑,人们的不安全感才会消失,众多网络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针对企业第一时间自证清白很难的困境,王汝华说,在应对食品谣言上,企业需有一套科学的快速反应机制,包括全网的时时监控、搜索体系等。同时,企业还应建立一套应对谣言的内部管理机制,做好信息档案的留存工作,以应对突发情况。如数年前针对“转基因蛋白粉”的谣言,企业第一时间找出大豆来源的非转基因证明认证的,才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向公众自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