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蒙牛绿色心情除了传统的炼乳虹口口味外,还新推了一款无蔗糖的“绿沙沙”雪糕,8支16.8元的单价,折合每支2.1元;而伊利也顺势推了一款名为“绿色地带”的低糖雪糕,每支价格约在2.3元左右。
冰淇淋和饼干、巧克力结合并不陌生,但多数是在家中将之混合后、自行DIY制作。今年,和路雪和OREO(奥利奥)、德芙合作款的纸杯冰淇淋在超市、大卖场启动销售。290克的大杯装售价在24.5元至29.8元左右,75克小盒装则搭配如热情芒果大杯装“捆绑”销售。业内人士指出,这一零售价格和同类的纸杯冰淇淋相比仍然偏高,如和路雪旗下204克大杯装的香草冰淇淋售价仅约为9.9元。
而在进口冷饮产品中,零售价格集中在7元至15元左右,韩国乐天、日本明治两大进口冰淇淋已基本占据进口冷饮零售的大半江山。而在大卖场内,一款玛奇朵、香淡奶、酸奶香橙、巧克力、奶油樱桃等口味、德国进口布鲁诺冰淇淋,600克装售价高达95元,但销售却平平。
“东北风”刮得不如往年
冷饮市场里,不单有便利店、超市、卖场的“品牌秀”,从一支“东北大板”闯入上海街头烟纸店开始,上海夏天的冷饮大格局里就有了东北老冰棍的一席之地。
在场中路上的一家街头烟纸店内,上个月还卖2.5元一支的东北大板已经被上调为3元,老板向记者强调“天越来越热,这个价格并不贵”。记者注意到,和几年前相比,上海街头烟纸店内满是装着东北大板的“红宝石”冰柜如今已不多见,东北大板也和其他“老冰棍”等同类冷饮一起放置在普通的冷冻冰柜内。一小店店家告诉记者,几种东北老冰棍放在一起,还是东北大板相对销售高一些,且“用纸包装的草原奶口味比塑料包装的冰棍要更好卖”。 借着东北大板的火势,去年夏天,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特色冷饮也被带到了上海淮海路的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店。一支5元、又带着哈尔滨特色的马迭尔冰棍,来到淮海路就因为人气高涨、排队红火而一度成为“网红”。
但今年夏天,经销商却因为价格相对较低、利润少,而逐渐放弃“马迭尔”,使其退出了淮海路上的全国土特产商店,转而选择力推另一款哈尔滨明星冰棍“哈老鼎丰冰糕”。但以目前销售来看,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同样是热门的冷饮,但相比之下,价格更贵、利润更高,是弃‘马迭尔’选‘哈老鼎丰’的主要原因。”经销商向记者透露,本期望能更进一步,但现在的销售情况却仅为去年马迭尔的三分之一。“哈老鼎丰单个柜台的一天销售只有几百元,生意相当难做。”他表示,今年以来天气始终不太“给力”,再加上市面上做冷饮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激烈,因此才会出现销量下滑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