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热气肉却并非是最佳选择。由于宰杀放血的生猪在僵直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热量,导致肉温上升,这样的温度、水分和营养正适宜细菌生长。以大肠杆菌为例,肉温达35℃至40℃时,细菌完成生长、繁殖这样一个周期的时间只需要17分钟至19分钟。尤其夏天到来,热气肉的储存期更短。不仅如此,猪在屠宰过程中由于紧张,还会产生酸,影响口感。
和热气肉相比,冷鲜肉风味更佳、更安全。冷鲜肉是指在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检疫制度屠宰后,将猪肉迅速冷却到0℃-4℃,并在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温度范围。完整的冷链过程,使细菌生长繁殖被抑制,汁液流失少,口感更鲜嫩。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是猪肉,包括两条腿的禽类,也是冷鲜肉更加安全美味。目前一些消费者仍认为,鸡鸭是活杀的好吃,这也是一种落后的观念。
冷冻肉则是指畜肉宰杀后,经预冷排酸,急冻,继而在-18℃以下储存,深层肉温达-6℃以下的肉品。由于在较低温度下冷冻,虽然保存期更长,但会相应地损失一些口感风味。
眼下黄梅天来临,肉菜的保质期会变得更短,所以要特别注意当天烹饪当天食用,“烧多少吃多少”。根据《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读本》,37℃-42℃为食品“最危险温度”。炎夏来临,已经加热的食品应避免在危险温度中暴露超过2小时,应当及时放入冰箱,再次食用时应再度加热,使其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并保持30秒以上,但重复加热不要超过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