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董璐
近日,“湖南湘西贫困地区部分孩子吃不起4元学校餐”引发社会热议。记者调查了解到,“学龄前孩子吃不到营养餐”的情况在一些贫困地区普遍存在。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基本的营养学知识,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营养缺乏问题更为突出。
部分专家建议,针对一些特殊地区贫困儿童的实际情况,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解决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问题。
学龄前儿童“吃不起营养餐”并非个例
“米饭和小白菜炒辣椒”就是湖南湘西古丈县万岩村山村小学学前班4岁的小炳(化名)每天基本不变的午餐。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为省下4元钱的午餐费,小炳的爸爸每天中午都会把孩子接回家吃饭。
万岩村山村小学校长罗兴荣告诉记者,学校只有一、二年级和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一起15人,学前班16人,其中学前班只有3人和一、二年级搭伙吃饭。“学前班搭伙的孩子需要交纳每天4元的午餐费,多数孩子因为没有午餐补贴,又无法负担午餐费,所以只能回家吃饭。”罗兴荣说。
事实上,像小炳这样的贫困地区学龄前孩子,吃不到营养餐的情况普遍存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包太洋介绍,目前湘西州有60%的行政村都有单独的幼儿园,此外,州里915个教学点中有90%可以提供学前教育。
“没有达到六个年级的小学都属于教学点,国家推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只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包太洋说,湘西自治州出台了多项补贴政策,但能照顾到的孩子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河南省一名县级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该县针对公立幼儿园的贫困生,有“每年不低于200天、每天不低于2元”的补助,补助比例为10%,民办幼儿园则没有。“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幼儿园的营养餐计划。”该名工作员说。
记者了解到,国家对于6到24个月贫困地区儿童有营养包干预,对于6岁以上义务制教育学生有学生营养改善项目,但是在3到5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仍然缺少帮扶政策。
“学龄前儿童不在营养改善计划的范围内,而在一些贫困地区没有单独的幼儿园,大部分教学点的老师会同时教学龄前孩子。当大点的孩子手里捧着热腾腾的饭菜时,学龄前孩子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哥哥大姐姐吃饭。”包太洋说。
营养缺乏问题更突出
一些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吃不到免费营养餐,是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缺乏问题越来越显著的表现之一。
5月在京举行的国际儿童营养与反贫困论坛上,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指出,中国儿童营养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儿童营养问题更为突出。
安利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张铮,正在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给学龄前儿童做免费体检,这次体检主要针对3到5岁的学龄前儿童。记者了解到,目前只检测了一个学校,孩子的贫血率就已经超过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