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陈谦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浏
传言:杨梅泡盐水爬满白色小虫?
对于“杨梅生虫”的说法,网上有这样一则传闻有些“骇人”,说是“杨梅中可能生长有虫子,用盐水一泡就能看到白色的小虫爬上来。”扬子晚报记者发现,这则网络传闻图文并茂,对网友的胃口“杀伤力”很大。
那么这则传闻所述是否事实?盐水能否逼出躲藏在杨梅中的小虫,从而验证杨梅有虫的说法?昨天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对此进行了试验。
评审团实验
选材:从超市到路边摊,差价挺大
昨天上午,扬子晚报记者根据不同档次,分别在一家进口商品超市、一家普通超市、两家精品水果店以及一个路边摊点随机购买了五盒杨梅。
采购中,扬子晚报记者发现,杨梅几乎不散称,都是盒子装好的,按盒计价。
在一家进口商品超市中,一盒杨梅标价超过百元,每斤价格达数十元,包装精美,放在冷柜中。而在一些小型水果店,杨梅的价格要低许多。华侨路附近一家水果店里,两筐有些熟“过”了的杨梅让顾客随意挑选,老板表示由于到货时间长,这些杨梅打折出售。不过记者发现,这些杨梅既没有包装也没有降温措施,虽然表面完好,但是仍然能闻到发酵的味道,箱底还有些小虫飞进飞出。“这些杨梅里有虫子吗?”面对记者的疑问,老板说“即便有,吃了也不碍事,我们这买的人还是很多的。”
实验:盐水浸泡后,有两份杨梅泡出虫
扬子晚报记者与“消费评审团”的成员用购买来的五份杨梅进行了实验。首先将五份杨梅分别取样,投入到高浓度的盐水之中,5分钟内变化不大,但是10分钟左右的时候,其中的两份杨梅上可以看到变化了。“快看,真的有虫啊!”评审团成员小朱发现,水中漂浮着一条小虫。这条小虫约一毫米长,不断蠕动,不过因为又细又小,用肉眼仔细看才能辨别出。而过了一会,水中和杨梅上又能看到更多类似的小虫,呈半透明灰白色,前后共数出来这样的小虫十多条。这些小虫扭动着爬出杨梅,然后漂浮在水面上。两份有虫的杨梅样品来自路边水果摊和一家水果店,均没有在冷藏柜中保存,而在进口超市、生活超市购买的杨梅在浸泡20分钟后都没有发现有任何变化。
随后记者又在杨梅中取样,用清水进行浸泡,不过30分钟的时间内五份样品都没有发现小虫。
结论:新鲜、冷藏的杨梅不易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