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按照中国膳食指南,主食的量(折合干的粮食)在250-400克的范围当中,男人多一点,女人少一点;体力活动量大的多吃点,不怎么动的就少吃点;年轻代谢高的多吃点,年龄大了代谢慢了就少吃点。
又比如说,对肉类的量,建议每天平均40-75克,每周280-525克。这个量的意思是说,不必每天吃,只要每周总量达到要求就行了。想每天吃点肉丝肉片细水长流地吃也行,想两天吃一次肉,每次略微量多点也行。同时,想控制三高的人吃红肉可以取下限,想预防贫血的人就可以取上限。
对于鱼肉蛋的总量,膳食指南也给出了120-200克的总量推荐。这是为了避免蛋白质总量太多或者太少。每天一个鸡蛋,就至少有50克了(去壳重)。再加上70克的鱼或肉,加上半斤粮食,已经能够保证满足蛋白质的需要。如果是年轻男性,或者体力活动大些,或者需要长身体、增肌肉,就可以再多吃一些,但最好不要超过总量200克的上限。
总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好操作,也更容易被老百姓理解。
最后,再说说中国膳食指南、美国膳食指南各具特色的地方
美国膳食指南提出,从家庭到学校,从工作场所到社区,在各种场合中都要创造和支持健康的饮食模式。饮食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的饮食选择都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这种创建好的“营养环境”(nutrition environment)的理念值得赞赏,也值得我国营养改善工作借鉴。
中国的膳食指南提出,要杜绝食物浪费,兴起与环境和谐的新饮食新风气。我国食物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要避免多点菜,避免制作过量之后大量倒进垃圾桶,当然,也不能为了“光盘”而让自己每天“收盘子”而饮食过量。
总之,由于膳食指南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大部分饮食健康忠告都是各国营养学家的共识。至于一些细节,自然是我国的营养学家更加了解中国人的情况,能够给出更符合国情的建议。所以,小伙伴们赶紧好好看看新出炉的膳食指南2016,然后赶紧按照各项建议来改进饮食质量吧!